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山西省雁门关地区生态恢复与舍饲养殖技术研究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山西省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廉毅敏; 牛青山; 姚继广; 张强; 郭茂林; 奥小平; 刘建宁; 张元功; 毛杨毅; 张雨; 赵世卫; 李广; 牛西午; 李晋川; 邹波; 孙拖焕; 王斐; 郭潇潇; 白光洁; 杨子森; 王仲兵; 史清亮; 王宏庭; 陈小洪; 赵丽萍; 张秀武; 康变兰; 李景春; 段拴贵; 白巨明; 赵国治; 赵兰栓; 刘永旺; 李茂军; 范表; 王建民; 王成亮
关键词:
恢复技术地区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舍饲养殖生态研究山西山西省饲养养殖技术
第一完成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获奖时间:
2011
项目名称:
中日技术合作山西省雁门关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及扶贫项目
联系人:
张雨
联系电话:
0351-4068003
电子邮件:
axp24@tom.com
邮编: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迎泽大街366号
合作完成单位:
山西省畜牧兽医局; 右玉县人民政府;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娄烦县人民政府; 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单位电话:
0351-4068006;4038104
传真:
0351-4068006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摘要: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针对山西省雁门关地区生态脆弱现状和传统放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中日技术合作,引进参与式项目管理方法,制定了县级土地、畜产发展规划和村级土地、畜产振兴规划及项目实施计划,形成了“计划—实施—监测—完善(PDCA)项目周期管理模式”,引进、培育了适宜当地的肉用羊杂交种、牧草、灌木新品种,研究了野生动物多样性及有害动物防控技术,构建了舍饲养羊生产技术体系,形成了生态恢复与养羊业稳定发展新模式。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出版专著1部。 2.主要创新点 (1)建立了“制定计划—项目实施—监测评估—完善推广(PDCA)”的参与式项目系统管理模式,制定了项目示范村土地利用规划。 (2)针对雁门关地区自然条件,引进并筛选出适宜的经济灌木树种7个,构建了自然植被重建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形成了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 (3)培育出“列宁格勒紫花苜蓿”、“晋引格兰多苜蓿”、“牧玉2号”青贮玉米3个新品种,授权了“基于数码图像技术的叶面积分析方法及其装置”发明专利1项。 (4)筛选了适用于雁门关不同地区的肉用羊杂交组合,设计标准化圈舍,规范了饲养与疾病防控技术,完善了舍饲养羊技术体系。 4.项目成果已在山西省6个地市推广应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该项目组织方法新颖,技术体系先进实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