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柑桔品种优化结构及低产劣质果园改造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广西自治区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陈腾土; 甘海峰; 韦宗便; 何衍钰; 李永福; 蔡龙德; 何敏; 唐锡进; 宋琴英; 农浩智; 黄桂香; 叶鸿恩; 陈贵峰; 唐明丽; 梁道举
- 关键词:
-
柑桔品种;
优化结构;
改造;
品种优化;
结构;
品种;
桔;
果园;
优化;
低产;
柑桔;
- 第一完成单位: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桔研究所
- 获奖时间:
- 2005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陈腾土
- 联系电话:
- 0773-5818897;5812349
- 电子邮件:
- cgf6002@163.com
- 邮编: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朝阳街普陀路40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全州县科技局; 阳朔县科技局; 鹿寨县科技局; 融安县科技局; 富川县科技局; 钟山县科技局; 大新县科技局; 荔浦县科技局; 广西大学
- 单位电话:
- 0773-5861940;5812349
- 传真:
- 0773-5816600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广西农业厅
- 摘要:
- 该项3年完成柑桔低改示范0.92万亩、辐射推广9.08万亩。优良品种示范面积0.33万亩、辐射推广面积3.67万亩;3年新种植柑桔名优品种面积3万亩;广西大学筛选出1~2个优质杂交柚新品种,并进行高接换种试验。经过3年多的组织实施,全面或超额完成了合同各项考核指标,共完成柑桔低改示范面积1.5万亩、辐射推广10.35万亩;高接换种示范0.441万亩、辐射推广4.36万亩;新种植柑桔名优品种7.294万亩。各品种经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3167.8kg、商品果率达91.7%、优等果率达73.2%。
1、高接换种技术。进行了不同高接换种方法、时期、不同树龄、不同砧穗组合的试验,总结出二次截枝高接新方法、提高了大龄柑桔树高接换种的成活率;成功探索出枳/椪柑高接夏橙、枳/早、中熟温州蜜柑高接脐橙、枳/椪柑高接红江橙等不同砧穗组合。
2、低产劣质果园改造技术组合与应用研究。
1)扩坑改土、深施重(有机)肥。开展了夏施重肥和冬施重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效果显著。
2)营养诊断、配方施肥,通过对土壤、叶片和果实的分析,确定肥料使用比例,科学施肥。
3)合理修剪,培育健壮结果母枝,合理修剪培养丰产树冠,通过夏剪促发和培养健壮秋梢结果母枝。
4)保花保果及疏花疏果技术。
5)抓好柑桔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3、新种植柑桔名优品种,选择和引进了适宜广西发展的纽荷尔脐橙、夏橙、三月柑(不知火)、腊月柑等优良新品种。
4、开展了优质杂交柚新品种选育试验,低产园改造3年,合计已获经济效益27380.73万元。各品种平均净增纯收入1799.85元/亩。高接换种5年,预计各品种平均净增纯收入3264.8元/亩,净增纯收入15671.04万元。共完成面积23.945万亩;培训技术人员23.66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94.10万份;修订和制定了14项柑桔广西地方标准;发表51篇科技文章。
项目创新点
1、首次明确枳/椪柑中间砧高接夏橙、红江橙组合,枳/早、中熟温州蜜柑中间砧高接脐橙组合成功。均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2、在广西首次对新品种三月柑、腊月柑生物学特性及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
3、首次采用省级科研单位与8个县联合承担大型科研项目的组织形式实施,项目达到国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