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抗旱耐盐优质高产冀草1号、冀草2号高丹草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 获奖名称:
- 获奖区域:
- 河北省
- 获奖等级:
- 二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刘贵波; 李源; 赵海明; 谢楠; 游永亮; 柳斌辉; 戴茂华
- 关键词:
-
新品种选育;
品种;
品种选育;
优质;
耐盐;
抗旱耐盐;
高丹草;
选育;
新品种;
抗旱;
优质高产;
高产;
冀;
- 第一完成单位: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 获奖时间:
- 2013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刘贵波
- 联系电话:
- 0318-7920316;13833809879
- 电子邮件:
- lgb2884@126.com
- 邮编:
- 地址:
- 河北省衡水市南门口街122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318-2138694
- 传真:
- 0318-2132437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来源网站:
-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 来源网址:
- https://kjt.hebei.gov.cn/www/index_ssl/index.html
- 摘要:
- 高丹草是高梁雄性不育系与苏丹草的F1代远缘杂交种,具有高产、抗逆等特性。本项目针对生产中缺乏能量型牧草,特别是缺少抗旱耐盐优质高产的高丹草品种,从资源创新入手,采用自创的“不同世代水-旱-盐交叉轮回选育技术”进行高丹草新品种选育,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培育出了两个抗旱耐盐优质高产高丹草新品种冀草1号、冀草2号。
(1)冀草1号:高产:全国区试两年平均位居第一,比对照皖草2号增产8.2%;抗旱:该品种抗旱指数(DI)为1.72,对照皖草3号(DI)1.0,抗旱性显著提高;耐盐:萌发期盐土胁迫下冀草1号综合评价值为0.880,对照天农2号为0.650;抗病:国家高粱改良中心鉴定结果为抗丝黑穗病平均接种发病率11.9%,明显低于对照皖草2号(35.1%);饲用品质优:粗蛋白含量与对照接近,茎秆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氢氰酸含量小于12mg/kg,明显低于200mg/kg国家标准。2009年12月通过全国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2)冀草2号是目前唯一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以饲草A3型高粱不育系为母本的光周期敏感型新品种。优质:北方春播条件下,冀草2号抽穗期比对照皖草3号推迟17~40天,营养生长期长而保持较好的饲用品质;具有A3型高粱雄性不育不结实的特点,花后40天内干物质呈缓慢增长的趋势,而相对饲用价值保持较高;与对照皖草3号相比,冀草2号粗蛋白含量提高11.2%,粗脂肪含量提高19.46%,粗纤维降低1.41%,酸性洗涤纤维降低6.06%;高产:两年国家区试平均干草产量较对照乐食增产7.42%。2010年3月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转育出了我国第一个饲草A3型高粱不育系A3HG5A。与普通高粱不育系相比,A3HG5A的突出特性:具有分蘖3-5个;可多次刈割,再生性强,刈割后可萌发再生茎5-7个;叶量多;抗叶斑病;茎叶比(抽穗期)为 1.0左右。作为冀草2号的亲本,展示出很好的利用价值。
3、探明了高丹草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的遗传规律,为亲本组合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水-旱-盐”交叉轮回选育技术,创建了苏丹草后代农艺性状表型选择标准,形成了苏丹草新品系选育技术, 选择效率由50%提高到90%。
4、明确了冀草1号、冀草2号杂交种种子生产的亲本播期及适宜种植行比、适宜种植密度等关键制种技术,明确了两个杂交种大田制种的最佳生态区域,形成了规范化良种繁育技术。
5、创建了高丹草营养生长以及粗蛋白含量、茎秆糖含量、氢氰酸含量等饲用品质指标变化规律的模型方程,明确了高丹草的适宜播期,适宜的种植密度和留茬高度,化学除草技术,高丹草青贮制作工艺以及饲喂效果,最终形成了冀草1号、冀草2号以栽培管理、收获、青贮、饲喂利用为核心内容的生产技术规范。
该项目成功培育出2个国审新品种,参编著作2部,发表论文15篇。针对农区青绿饲草不宜长途运输,很难形成商品草的实际,形成了草畜结合的草业发展模式。3年在全国13个省区累计推广面积132.96万亩,获经济效益 1.46亿元,该成果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都有创新,对河北省乃至全国节粮型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