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小麦抗营养因子及其降解酶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 获奖名称: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河南省
- 获奖等级:
- 二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李春喜; 聂国兴; 王修启; 王志和; 李用芳; 姜丽娜; 张建新; 詹志春; 高天增; 毛建力; 王全亮; 冀长辉; 杨文安; 邱宗波; 张霞
- 关键词:
-
开发;
降解;
酶;
产业;
产业化开发;
解酶;
小麦;
营养因子;
抗营养因子;
因子;
产业化;
抗营养;
降解酶;
研究;
营养;
- 第一完成单位:
- 河南师范大学
- 获奖时间:
- 2003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李春喜;;聂国兴
- 联系电话:
- 0373-3326427;3328149;3325865
- 电子邮件:
- kycczs@henannu.edu.cn
- 邮编:
- 地址:
- 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373-3325865;3326191
- 传真: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河南省教育厅
- 摘要:
- 1、任务来源:本研究任务来源于2000年河南省高校科研创新工程项目“小麦抗营养因子(ANFs)及其降解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2000KYCX007)、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小麦产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编号:0122010200)。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运用于饲料工业、畜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领域。小麦抗营养因子降解酶可以高效降解小麦中的NSP(木聚糖和β-葡聚糖),提高小麦的饲用价值,改善小麦的加工转化性能。
3、性能指标:按照项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课题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设计了合理的技术路线,按期完成了全部研究内容,达到了预定研究目标。本项目开发的小麦抗营养因子降解酶制剂活性显著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其中木聚糖酶的平均活性为80000nmol/s.g,β-葡聚糖酶的平均活性为40000nmol/s.g。
4、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①首次在国内全面完成了47个不同基因型、136种不同生态条件栽培小麦的抗营养因子含量测定,为小麦作为大宗饲料原料进行转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②成功选育了小麦抗营养因子降解酶高活性双酶菌株C2-56;③创立了稳定可靠的小麦抗营养因子降解酶酶活检测方法。
5、推广应用前景:90年代以来,我国饲料工业在80年代大发展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发展,巩固提高,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配合饲料产量占世界配合饲料总产量的10%左右,并以每年7.5%~8%的速度递增。2000年我国配合饲料总产量为1亿吨左右。玉米作为我国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在配方中占50%~70%,随着小麦生产消费情况的变化及玉米、小麦市场价格的逆转,饲料生产企业在添加适量抗营养因子降解酶制剂的情况下已逐步用小麦部分或全部替代玉米。按50%替代量计算,我国饲料工业将年消耗小麦2500~3500万吨,抗营养因子降解酶制剂需用8万吨,而目前国内企业的生产能力为1万吨左右,不足市场需求规模的15%。据最新统计资料,全世界小麦年产约6亿吨,饲用比例为17%,约1亿吨,抗营养因子降解酶的市场需要量为30万吨左右,而市场可供量为40%,约12万吨。综合上述分析可见:小麦抗营养因子降解酶将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6、推广应用措施:以小麦抗营养因子降解酶为基础,开发系列产品,在多种行业推广应用:首先是饲料工业、畜牧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中应用的饲料用酶制剂;其次是纯度更高的、适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酿造工业、造纸工业等行业的工业用酶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