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中兽药超微粉碎技术应用研究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区域:
福建省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关键词:
超微粉技术兽药超微粉碎超微中兽药粉碎技术微粉碎技术应用超微粉碎技术研究微粉粉碎应用研究
第一完成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获奖时间:
2009
项目名称:
中兽药超微粉碎技术应用研究
联系人:
蔡丽娟
联系电话:
0591-83789230
电子邮件:
kyc313@126.com
邮编: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金山
合作完成单位:
单位电话:
0591-83789230;83789313
传真: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摘要:
  1.黄连解毒散超微粉体特征的研究:应用光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黄连解毒散两种粉末进行组织形态学对比可知,黄连解毒散复方生药及方中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等各味生药经普通粉碎后,粉末中组织块清晰可见,且形状不规则;而经超微粉碎后,颗粒大小均匀,已很难观察到原药材形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生药细粉(65目)的粒度为(250±9.9)μm。本试验结果表明,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和黄连解毒散生药经BFM-6型微粉机粉碎后,可使其粒径分别达到19.53μm、11.49μm、15.88μm、25.23μm和11.37μm,粒度明显减小,确实达到超微的效果,且混合粉碎后的黄连解毒散的粒度均小于单味生药的粒度。由破壁率的计算公式:n>1时,破壁率η=1-(1-1/n)^3;n≤1时,破壁率η=100%,(n为粉末粒径比细胞直径)。黄连解毒散复方生药和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经超微粉碎后,它们的破壁率分别为:99.83%和88.38%、99.78%、94.92%、78.00%。上述结果表明,药材经超微粉碎后,绝大多数细胞破壁可使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暴露,从而使有效成分直接接触溶媒,为有效成分的溶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和黄连解毒散生药细粉的松密度(g/cm^3)分别为0.4317、0.2083、0.3601、0.4078、0.3154;超细微粉的则为0.4624、0.4325、0.4243、0.4727、0.4155。由此可知,黄连解毒散和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等的细粉松密度大小不同。其中黄连粉末松密度最大为0.4317g/cm^3,黄柏最小为0.2083g/cm^3,变化范围较大。但超细微粉样品的松密度却大致相同。栀子粉末松密度最大为0.4727g/cm^3,黄连解毒散最小为0.4155g/cm^3,差别不大,且超细微粉的松密度均大于细粉的松密度。粉末的松密度主要取决于颗粒大小的分布、形状及彼此间粘附的趋势。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中药材经超微粉碎后,颗粒形状较为规则,大小均匀,故松密度变大。   2.黄连解毒散超微粉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的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黄连解毒散复方超细微粉的溶出特性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经超声提取后黄连解毒散中的小檗碱、黄芩甙和栀子甙的含量超细微粉比细粉分别提高37.07%、32.53%和26.66%。而在简化提取方法(开水冲搅、浸泡15min)下黄连解毒散中黄芩甙和栀子甙含量超细微粉比细粉分别提高51.15%和45.50%。黄连解毒散粉体HPLC图谱显示,在同一提取方式下细粉和超细微粉在相同的保留时间有相同的吸收峰,只是峰值有差别。说明超细微粉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传统中药固有的药效学基础物质没用发生质的变化,这符合“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应在保持中药固有药效学物质的前提下进行”,说明超微粉碎技术在中兽医药上的应用是可行的。药材经超微粉碎后,细胞破壁,药物的有效成分不经细胞壁交换而被溶提出来,中药有效成分的释放量大幅度提高,并且可以简便提取方法、缩短提取时间,中药超细微粉的应用将会大大方便用药者。   3.黄连解毒散超微粉有效成分、药物代谢动力规律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和细粉按4g/kgBW的剂量给家兔一次性灌服,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小檗碱、黄芩苷、栀子甙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PKS(Pharmaceutical Kinetics Software)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处理,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细粉中小檗碱、黄芩苷、栀子甙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如下: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细粉组中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最佳模型均为二室模型。其中超微细粉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 =0.672(μg/ml),α=0.641(1/h),B=0.015(μg/ml),β=0.0241(1/h),Ka=0.911(1/h), t1/2a=1.08(h),t1/2β=28.72(h),AUC_0→∞=0.895(μg/h/ml),Vd =185.25(L/kg),Tpeak=1.48(h),Cmax=0.0913(μg/ml);细粉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0.557(μg/ml),α=0.520(1/h),B=0.0150(μg/ml),β=0.0367(1/h),Ka=0.617(1/h), t1/2a=1.33(h),t1/2β=23.56(h),AUC_0→∞=0.613(μg/h/ml),Vd =178.02(L/kg),Tpeak=1.934(h),Cmax=0.0565(μg/ml)。与细粉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Tpeak缩短了0.454h、Cmax提高了61.59%、AUC提高了46.00%。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细粉组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最佳模型均为二室模型。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0.990(μg/ml),α=0.271(1/h),B=0.171(μg/ml),β=0.0819(1/h),Ka=0.497(1/h), t1/2α=2.556(h),t1/2β=8.46(h),AUC_0→∞=3.401(μg/h/ml),Vd=6.752(L/kg), Tpeak=3.005(h),Cmax=0.311(μg/ml);黄连解毒散细粉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0.414(μg/ml), α=0.253(1/h),B=0.323(μg/ml),β=0.119(1/h),Ka=0.419(1/h),t1/2α=2.74(h),t1/2β=5.83(h),AUC_0→∞=2.611(μg/h/ml),Vd=12.890(L/kg),Tpeak=3.645(h),Cmax=0.215(μg/ml)。与细粉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Tpeak缩短了0.64h、Cmax提高了44.6%、AUC提高了30.26%。黄连解毒散超细微粉、细粉组栀子苷的药代动力学最佳模型均为一室模型。其中超细微粉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a=0.14(h),T1/2Ke=1.70(h),Cmax=0.627(μg/ml),Tpeak=0.672(h),Ka=4.873(1/h), AUC=1.899(μg/ml/h),CL/F=2.106(L/h/kg),Vd/F=5.109(L/kg);细粉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a=0.36(h),T1/2Ke=1.41(h),Cmax=0.419(μg/ml),Tpeak=0.957(h),Ka=1.938(1/h), AUC=1.356(μg/ml/h),CL/F=2.951(L/h/kg),Vd/F=5.982(L/kg)。与细粉比较,黄连解毒散超细微粉Tpeak缩短了0.285h、Cmax提高了49.64%、AUC提高了40.04%。   上述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技术可以提高黄连解毒散有效成分小檗碱、黄芩苷、栀子甙的生物利用度。   4.黄连解毒散超微粉体药效学的初步研究:应用体外抑菌实验——管碟法对黄连解毒复方超细微粉和普通细粉进行药效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两种粉末采用未经提取(全药)方法进行抑菌,两者抑菌圈大小无显著差异。但是,两种粉末经简单提取(室温浸泡40分钟)和醇提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为分别为13.09±0.554**mm、14.71±0.383**mm;11.71±0.380mm、11.09±0.557mm。两者差异极显著(p<0.05、p<0.01)。上述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散经超微粉碎后,有效成分的活性提高,这为超微粉的临床药效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资料。   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如下:设备费2.4万元、能源材料费5.8万元、差旅费23695元、文献资料费11793元、其它直接费用21608、协作研究支出2.0万元、支出合计159096元、结余904元。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