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食用兼观赏黑色鲤鱼新品种-墨龙鲤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区域:
天津市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金万昆; 朱振秀; 赵松; 王春英; 王守霞; 付连省
关键词:
品种食用观赏新品种鲤鱼黑色
第一完成单位:
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
获奖时间:
2004
项目名称:
联系人:
王绍全
联系电话:
022-69572770
电子邮件:
huanxin@tjnh.net
邮编:
地址:
天津市宁河县芦台火车站南
合作完成单位:
单位电话:
022-69572771
传真:
022-69572356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天津市宁河县科委
摘要:
1.来源与背景:锦鲤源于中国,兴于日本,经过二百多年的研究选育已形成十三个品系,一百多个品种,但体表黑色的锦鲤一直以来未被人们的重视。但它浓郁墨黑的体色、活泼好动的性情受到人们的宠爱。又因近年来营养学的研究表明,天然食物功效和营养价值与它们的颜色息息相关,食以黑最佳,兴起了饮食黑色食品的热潮。本成果为满足观赏鱼和食用鱼市场需求,从1985年开始研究选育,经过18年的六代选育,育成一个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墨色鲤鱼新品种。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墨龙鲤是从引进的锦鲤混合交配繁殖的后代中出现的4尾黑色个体中选留下来建立自交系,再从自交繁殖的后代中采用混合选择技术,逐代选育至F6代,其体型基本保持锦鲤体型粗短的特征,体披全鳞,全身(包括各鳍条)均为黑色,黑体色个体已遗传稳定在87%以上,含肉率在73.2%~77.6%,蛋白质含量为18.25,每百克肌肉中含钙40.59mg,锌1.43mg,铁1.78mg,和铜磷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食性广,易管理,饲养成活率达到90%以上。 3.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1)通过种内杂交繁殖的后代建立自交系,再通过累代的选育使其优良性状的某些基因重组后得以巩固和提高,最终育成可以推广应用的优良新品种; (2)基本摸清了鲤鱼黑色体色遗传的基本规律,该品种的鳞片和皮肤中含有大量的黑色素细胞,且在体表各部分分布不同,因而表现了鱼体背部和两侧为黑色,腹部为灰白色,为今后鱼类新品种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4.本品种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批准,可在全国池塘养殖推广。 5.本品种经六代选育,黑色个体的遗传稳定性已保持在87%以上,尚有13%以内的个体不变色,今后仍要坚持逐代进一步的选育。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