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高粱新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获奖名称: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山西省
- 获奖等级:
- 二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侯荷亭; 张克强; 董良利; 仪治本; 侯旭东; 侯爱斌; 柳青山; 侯丽娟; 侯丽媛; 侯丽萍
- 关键词:
-
雄性不育;
胞质雄性不育;
雄性;
理论;
胞质;
胞质雄性不育系;
高粱;
雄性不育系;
不育系;
研究;
应用研究;
不育;
- 第一完成单位: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 获奖时间:
- 2003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侯荷亭
- 联系电话:
- 0354-3963868;3963907
- 电子邮件:
- 邮编:
- 地址:
-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蕴华西街238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354-3991980
- 传真:
- 0354-3991980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山西省农科院
- 摘要:
- 高梁新胞质不育系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属1995-1999年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其编号为951016,已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并于1999年11月通过了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持的课题验收。2000年至今,又进行了两年研究和新胞质雄性不育系扩繁原种,大面积制种、杂交种示范和应用工作。其研究结果是:通过对7种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与1000余份中外品种资源和育龄种试材长达8年12年世代的大量测验交和育性分析,根据育性反应建立了A2-A6和9E6种雄性不育系列化的恢保系统和新的育龄种技术体系,大大拓宽大和丰富了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种质淘汰范围。项目研究结果对高粱育种和生产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项目创新点有如下三个方面:
1.建立了A2-A6和9E6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保系统和新的育种技术体系,拓宽和丰富了细胞利用范围和种质资源利用率。
2.首次发现了A2细胞质抗小花败育,提出用异质同核不育系更换生产上长期使用的小花败育严重的A1不育系,并开始了新胞质不育替代系列化的大面积繁殖制种和杂交种示范、推广,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空白。
3.首次育成粒用高粱A3杂交种,并对A3超强优势杂交种的选育进行了探讨。
根据山西省科技情报所国内外联机查新表明,上述3项创新点,未见有文献报道。发表研究论文5篇,其中国家级3篇。
本研究资料齐全,数据可靠,科技创新强,完成了合同任务书的指标。研究结果对高粱育种和生产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较好的应用前景。总体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在A3细胞质恢复源发现A2、A3抗小花败育龄发现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