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红枣计算机图像处理快速无损检测自动分级机
- 获奖名称:
- 获奖区域:
- 宁夏自治区
- 获奖等级:
- 二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何建国
- 关键词:
-
分级;
无损检测;
检测;
分级机;
自动;
枣;
自动分级;
计算机图像处理;
计算机;
图像处理;
快速;
红枣;
计算;
无损;
图像;
- 第一完成单位:
- 宁夏大学
- 获奖时间:
- 2012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田真
- 联系电话:
- 0951-2061351;13995180418
- 电子邮件:
- tzh@nxu.edu.cn
- 邮编:
- 地址: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951-2077800;2061884
- 传真:
- 0951-2061862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来源网站:
-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来源网址:
- https://kjt.nx.gov.cn/
- 摘要:
-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课题来源于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NXKG200932)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F07B06)。我国是红枣原产国,红枣及其制品深受国人喜爱,消费需求旺盛,红枣产业成为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收的重要产业。由于我国红枣采后处理技术水平较低,分级处理主要依靠人工,人工分级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产品档次难以提高,市场销售价格远低于其应有价值,损害广大枣农和相关企业的利益,阻碍了红枣产业的发展。据调查,枣果标准化、自动化分级可降低整个红枣产业中70%以上的劳动量,分级后枣果整体附加值可增加20%。为了充分发挥红枣产业优势,增加贫困地区枣农收入,开发快速自动化的枣果分级设备成为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由于国外无红枣原料,缺乏相关技术装备可借鉴,需完全依靠自主研发。国内科研院所研发枣果自动化无损检测分级机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课题组提出“红枣计算机图像处理快速无损检测自动分级机”项目研究。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整个系统主要由红枣自动化整理排布输送系统、多表面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分级执行机构、传动系统及控制部分组成,其结构及工作原理为:输送系统采用两条不锈钢链条传动,链条侧挡板中间固定辊轮形成辊轮输送链板,红枣由人工倒入料斗,辊轮自身有一定弧度,任意两辊轮形成一个凹坑弧,凹坑大小仅能使一颗红枣稳定定位;输送链板有一定合适角度,红枣随辊轮输送链板向上提升过程中,可使稳定定位的红枣随输送链板传送,非稳定位置的红枣向下滑落;辊轮输送链板下面装有柔性搓动装置,与辊轮产生摩擦,使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旋转,辊轮又搓动红枣,部分红枣在旋转过程中逐渐稳定于链板两辊轮间势能最低位置。稳定定位的红枣随输送链板进入图像采集区,红枣先进入背光源区域,提取枣果大小形状及轮廓特征,后进入正面光源图像采集区,正面光源图像采集区辊轮下方同样安装有柔性搓动装置,使红枣在输送过程中不断旋转,摄像机可多次拍摄同一红枣的不同表面,图像信息输送给计算机,经软件分析后,即可得到红枣多表面大小、形状、颜色等信息;最后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分析得到红枣外部综合品质等级,计算机控制气动式分级执行机构,当红枣运送至相应等级通道时,喷气嘴把红枣送入分级通道完成分级。该系统在链轮轴上安装感应链轮和传感计数器,计数器可控制分级执行机构在相应等级位置通道处产生分级动作。设备为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获批国家专利10项,改变了传统红枣依靠人工分级或机械式分选方法,可有效降低生产周期及用工成本。
设备综合指标(大小、形状、颜色等)检测分级准确率90%以上(大小、形状的分辨误差在1mm,按色度HSV颜色空间的颜色分辨误差在±15°,单条输送带最高运行速度为5个;红枣等级间的相互窜级率不超过3%,生产能力为500kg/h,小型设备每台可替代15-20人工作,满足企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要求。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自主设计研发基于机器视觉的枣果自动化无损检测分级机,属于农产品加工自动化装备制造领域高新技术,创新性如下:
1)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自主开发枣果大小、形状、颜色快速识别算法及软件,关键检测指标准确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2)自主研发凸轮推动机构及连杆拨动机构,结合一定倾角的辊轮输送装置,实现枣果图像采集前的快速单体化定向排布;创造性的设计出立体漫反射匀光源系统,实现背光源取轮廓,正面光源取特征,通过硬件系统优化图像采集效果,提升软件处理及分级速度;自主研制出多传感器集成电路系统,实现摄像机与输送系统的同步采集;完成了枣果气动式分级执行机构的原创性设计与研发。通过多项技术创新,提高设备分级准确率和稳定性,有效降低成本及能耗,可更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当前核心技术研发基本成熟,设备已进入试生产及推广阶段。设备自动化整理排布输送系统上枣率达90%以上,枣果进入图像采集区在旋转过程中可提取其4个表面图像信息,分级执行机构动作频率达6个/s,软件及控制系统运行稳定,设备整体分级精准度及准确率达90%以上。课题组针对不同生产量需求,已开发出针对农户及果园生产应用的HZWD-650型分级机及针对企业规模化生产的 HZWDX-1000型分级机;并开发出针对不同枣果品种的分级装备,当前设备可满足灵武鲜长枣、中宁圆枣、新疆骏枣等国内80%以上品种的枣果自动化分级。当前研发出近20台设备分别在灵武市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刀郎枣业、灵武市大泉林场、灵武市园艺场、灵武市银湖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多个枣果生产基地进行中试生产,每天可连续工作17小时以上,设备性能及相关运行情况受到《宁夏日报》、《新华网》、宁夏电视台、农业部官方网站等多家媒体网站的宣传报道。
2014年设备性能指标及安全性经宁夏机械研究院等权威机构鉴定,符合农业机械制造国家标准GB/T 5667-2008 及农业机械质量ISO4254-1-2013安全标准,达到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及全国范围大面积推广的基本要求。我国红枣年产量达400多万吨,成果推广可使红枣产业年增值数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