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草莓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成都市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刘晓钢; 徐增祥; 李蔼; 汪世元; 向清如; 郎冬梅; 巫庆; 刘树强; 伍亚琼
关键词:
综合防治技术病虫技术防治防治技术技术研究病虫害发生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综合防治主要病虫综合研究与应用研究草莓规律虫害
第一完成单位:
成都市植保植检站
获奖时间:
2006
项目名称:
联系人:
郎冬梅
联系电话:
028-85073203
电子邮件:
ldm1437@yahoo.com.cn
邮编: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高升桥七道堰街10号
合作完成单位:
双流县植保植检站
单位电话:
028-85073203
传真:
028-85073203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
摘要: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市双流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5万亩左右,是全国最大的冬草莓生产基地,每年可为农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是双流县种植业的一个支柱产业。双流县从1989年起种植草莓,至今已有18年,平均单产达到1251.8公斤。一方面,由于面积大,种植集中,常发性、新发生病虫危害日益严重,农户对病虫害难于防治,单产严重下降,不少农户草莓单产不足800公斤,有的甚至绝收;别一方面,农户不能正确防治病虫害,乱用药、多用药现象十分突出,使草莓有了“药罐子”之称,造成草莓农残超标,市民不敢吃,销售困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草莓的品质、产量和农户经济效益,直接威胁到双流作为全国最大冬草莓生产基地的名牌及持续发展。   通过调查,草莓病虫防治主要使用的农药有多菌灵、粉锈灵、百菌清、敌敌畏、吡虫啉等,个别农户还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呋喃丹等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灰霉病、立枯病、根腐病、叶斑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斜纹夜蛾、螨类、地下害虫等;这些病虫害中,白粉病、灰霉病、斜纹夜蛾、蚜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难于防治。 “草莓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就是针对目前草莓生产中白粉病、灰霉病、斜纹夜蛾、蚜虫等危害重,防治难的实际而设立,拟探索草莓“两病两虫”发生规律、综防策略及措施,以提高草莓品质、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户收入,确保双流草莓品牌,促进草莓这个支柱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白粉病:预防为主,控制病源,防治适期为发病初期。 灰霉病:预防为主,防治适期为发病初期。 斜纹夜蛾:着重预测预报,防治适期为1龄期。 蚜虫:防治指标为有蚜率20-30%。 综合防治技术 (一)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 选用丰香草莓品种,利用无菌苗床培育无病草莓苗。 (二)合理轮作,选好草莓种植田块 草莓净作田块,必须实施水旱轮作,采用早稻--草莓的轮作方式。 草莓套作田块和旱地,应实行隔年种植,轮作周期1年以上。 (三)控制病源基数。草莓定植前5-7天,用敌克松、托布津、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移栽时,再用托布津或多菌灵浸苗,减少病源基数、减轻病害。 (四)深沟高厢,排湿防病 按1.3米包沟开厢,厢沟宽30cm 深20cm ,田边沟、中沟深40cm,确保能灌能排。开厢方向一般以东西向为好,便于吸收光能。 (五)棚膜管理和田间管理 地膜用黑色薄膜,一般在10月上中旬盖膜。 棚膜用白色薄膜,一般在11月初扣棚。刚扣棚后的一个月和拆前一个月,主要是控制高温防烧苗,其余时间则以保苗为主,白天22-28℃,夜间不低于8℃,冬季棚内会出现5℃以下低温、可在棚膜覆盖稻草等保温,同时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随时清除病株、残体、摘除过多过弱花序和小果、病果,集中处理。 (六)配方施肥,促进健壮生长 根据土壤肥力,以农家肥为主,合理搭配N、P、K及微量元素肥料。 (七)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一台杀虫灯控制面积最好在30亩左右,悬挂高度1.75米,特别要与其它农作物害虫防治结合起来,即从3月起到9月底,每天20:00-8:00开灯,天敌成虫期20:00-23:00开灯,避免诱杀天敌。 (八)药剂防治 根据观察探明的"两病两虫"发生为害规律,在加强草莓病虫预测预报的基础上,指导农户在防治适期施药防治。 1、有蚜株率达20-30%时,亩用5%阿克泰6000倍、75%艾美乐5000倍喷雾防治,地膜覆盖后用40%辛硫磷(药:土=1:5)放于地膜上,薰蒸毒杀蚜虫。 2、斜纹夜蛾:一龄期,使用10%氟铃脲.毒死蜱乳油30ml/亩或25%美满悬浮剂30ml/亩,或20%氟铃脲.辛硫磷乳油20ml/亩防治。 3、白粉病:定植后7-10天,亩用大生800倍预防,以后在白粉病初发期,即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40%朵麦可2000倍, 50%翠贝4000倍,等防治。 4、灰霉病:开花初期,亩用大生800倍预防1次,在12月到1月,于发病初期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施佳乐、速克灵等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中,根据病虫发生轻重,可每隔5-7天施药2-3次,药剂要轮换施用,避免产生抗性,保证防效。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