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伊犁州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新疆自治区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夏振汉; 陈卫民; 焦子伟; 陈蓉; 富文君; 陈彩红; 谢震宇; 尼合买提; 银建民; 塔里木; 李勤忠; 马福杰; 韩乃勇; 刘文; 迪丽孜拉; 巴拉提; 王钊; 张冬梅; 贺维忠; 班小丽
- 关键词:
-
综合防治技术;
技术;
防治;
防治技术;
伊犁州;
犁;
技术研究;
发生;
种类;
综合防治;
生种;
有害生物;
农业;
综合;
研究;
农业有害生物;
发生种类;
伊犁;
生物;
- 第一完成单位: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获奖时间:
- 2005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夏正汉
- 联系电话:
- 0999-8030477;8041772
- 电子邮件:
- yzzbz-yn@xj.cninfo.net
- 邮编:
- 地址: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新华东路2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新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霍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特克斯农业技术推广站
- 单位电话:
- 0999-8041772;8022648;8041787
- 传真: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摘要:
-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的发生种类、分布及其危害等基本情况,及时修订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严格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传播和蔓延,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过程的疫情监测和出口农产品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工作。为贯彻农业部通知精神,经伊犁州科技局立项,下达了“伊犁州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由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为课题主持部门,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源县农技站、霍城县农技站、伊宁县农技站和特克斯县农技站为主要协作部门。自2001~2003年开展该课题研究工作。
1、本项目部分成果(研究发现我国未报道的向日葵白锈病、向日葵斑点病,首次在防治马铃薯甲虫采用锐劲特喷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研究发现了重大检疫性、危险性和新发生的有害生物47种,其中15种为新疆和伊犁新传入和危险性有害生物,填补了自治区及我国农业植物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及分布范围的空白,并结合伊犁实际,制定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课题成果整体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2、在我国首次报道向日葵白锈病,现已初步掌握该病的病原、发病规律,并采取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并首次指导应用于大田生产,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3、研究发现在我国未报道过的向日葵斑点病,并对其病原、分布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4、首次在国内防治马铃薯甲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中,采用5%锐劲特悬浮剂喷雾的化学防治措施。
5、首次在自治区范围内报道美洲斑潜蝇寄主范围为20科95种农作物、花卉及杂草,并制定出适合伊犁河谷使用的综合防治措施。
6、首次在新疆研究发现了未见报道的大豆疫病,并对这该病害的病原、分布及危害程度做了相关研究。
7、在自治区范围内首次相继报道大豆霜霉病、大豆菌核病等病害,并对这些有害生物进行了初步研究。
8、调查研究、小区试验、大田示范与推广有机结合,同步进行,缩短了防治时间,快速准确地应用指导于大田生产,成果显著。
9、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在小麦矮腥黑穗病防治上采用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300亳升/100Kg拌种,代替原有的五氯硝基苯药剂,在原有的防治技术基础上,完善成熟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伊犁河谷区域内冬小麦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10、首次在自治区范围内对苹果黑星病防治进行了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1、本项目针对油菜田防除野燕麦上采用威霸和喷特药剂,在春麦田防除野燕麦上采用彪虎和骠马药剂。自治区未见相关研究报到。
12、调查、试验、示范与推广有机结合,缩短了防治时间,提高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针对主要八种有害生物,分别建立成熟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对其进行综合防治后,三年共防治面积472万亩,共挽回经济损失362303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