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温江有机大蒜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成都市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郝锦将; 徐德琼; 陈功; 舒欣; 肖颜林; 傅祖龙; 何斌; 唐国娟; 舒毅
- 关键词:
-
加工;
技术;
有机;
关键技术;
示范;
深加工;
技术研究;
大蒜;
温;
关键;
蒜;
研究;
- 第一完成单位:
- 四川想真企业有限公司
- 获奖时间:
- 2008
- 项目名称:
- 有机大蒜示范基地及大蒜深加工产品开发项目
- 联系人:
- 唐国娟
- 联系电话:
- 028-82762268-8181
- 电子邮件:
- info@touki.cn
- 邮编: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南江路789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 单位电话:
- 028-82762268
- 传真:
- 028-82762082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温江区科技局
- 摘要:
- 四川想真企业有限公司为向一个新的时期,促进温江大蒜产业发展,带动国内有机大蒜产业向一个新的高度发展和将温江的有机大蒜推向国际,不断致力于大蒜深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与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紧密合作,共同立项进行“大蒜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项目研发,提高大蒜深加工技术水平,推动大蒜深加工的发展。合作双方以“有机大蒜示范基地及大蒜深加工产品开发项目”联合申报了成都市现代农业投资项目及温江区科技计划项目,被列为温江区2007年度重点科技项目并支持30万元经费。
作为“大蒜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以及温江区重点科技项目“有机大蒜示范基地及大蒜深加工产品开发项目”的主要子项目之一,本研究项目“有机大蒜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根据“大蒜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实施方案,确定了本项目的研发实施内容,主要研究了出口有机脱水干燥大蒜加工过程中脱臭、护色、干燥、杀菌等工艺处理对干燥大蒜的品质、感观、安全性等的影响,经过1年多大量的实验研究,确定出了复合脱臭护色剂及抑酶脱臭无硫护色优化工艺和参数、强制热风循环分段控温干燥工艺及参数、法迪亚消毒杀菌及参数等干燥大蒜加工关键技术,项目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项目组将研究成果在四川想真企业有限公司工业化大蒜加工生产中应用,在公司原有大蒜加工生产基础上,加大投入,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及设备改造,建立起了一条100吨/年生产能力的标准化、规范化有机干燥大蒜生产线,并投入生产,项目研究成果在企业得到了成功地转化和推广,在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的成果使用时间内,生产有机干燥大蒜80吨,形成产值308万元,创汇44万美元,为农民增收蒜农80万元,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目前世界大蒜研究动向及发展趋势是育种向优质、独特风味、耐贮运等方向发展,蒜种生产向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脱毒大蒜的研究与推广速度加快,栽培及管理向机械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大蒜生产强调减少或避免化肥、农药的施用,生产“绿色大蒜”。
我国也在着力提高大蒜产业化水平,提升大蒜产业层次,开发高档无公害及有机大蒜产品,建立一批有机大蒜生产加工基地,利用科技成果优势,提高大蒜产业整体效益;大力运用高科技如生物技术、现代食品加工的膜分离技术、大蒜良种化,以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提高大蒜产品品质和产量,高新技术可促使传统产业朝低耗、高附加值方面发展。通过建立大蒜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的HACCP、ISO9000及ISO1400质量认证体系,取得大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以大蒜生产的标准化来确保我国特色农产品大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信誉,拓展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
大蒜深加工制品在精细化工、医药卫生、化妆用品、保健食品、风味调料、饲料添加剂等行业中都有着广阔市场前景,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我国将发展初加工、精加工,解决大蒜产品以蒜头为主的单一化倾向,加快大蒜深加工开发,使大蒜产业向精细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在加大加工产品结构调整力度、确保规模效益的同时,加速抢占大蒜产品加工领域的制高点。在传统的保鲜和脱水出口的基础上,积极增加调味料理食品、真空冷冻干燥食品、浓缩蒜汁、蒜泥、蒜油、蒜素等高科技含量的深加工产品,实现与国际市场的高点对接。在脱水大蒜制品生产上,如何以低能耗和低成本去获得高蒜素保留率的优质脱水大蒜,是当前大蒜干燥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