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杜仲雄花功能因子检测及功能学评价研究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河南省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朱文学; 李欣; 白喜婷; 何佳; 刘云宏; 向进乐; 樊金玲; 肖海芳; 张玉先
- 关键词:
-
杜仲雄花;
杜仲;
检测;
评价研究;
功能因子;
因子;
功;
花;
功能学评价;
功能;
研究;
评价;
雄花;
- 第一完成单位:
- 河南科技大学
- 获奖时间:
- 2009
- 项目名称:
- 杜仲雄花功能因子检测及功能学评价研究
- 联系人:
- 科技处
- 联系电话:
- 0379-64231781
- 电子邮件:
- 邮编:
- 地址:
-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8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379-64231434;64231781
- 传真:
- 0379-64222856;64231449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河南省教育厅
- 摘要:
- 简要技术说明:
本项目为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550001)。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单科单属单种的稀有孑遗植物,是中国特有的贵重中药材和工业提胶原料树种。杜仲传统以干燥树皮入药,是名贵滋补药材,雄花簇生于雄株的当年生枝条基部,花量大,采集容易。研究表明,杜仲雄花中富含与叶、皮相类似的有效成分,是亟待开发的新资源。国内目前对杜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杜仲皮和杜仲叶上。经本课题组初步测定分析,杜仲雄花中含有大量的降压和镇静成分,但目前对杜仲雄花的功能因子鉴定、在雄花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功能学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
本课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杜仲雄花中绿原酸含量;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从杜仲雄花中提取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探讨了雄花加工过程中绿原酸的含量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雄花中总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杜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杜仲雄花加工过程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初炒和精炒提高产品总黄酮含量的作用;
采用系统溶剂法提取杜仲雄花中的活性物质,以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其镇静催眠作用。通过分析小鼠的入睡率、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时间以及惊厥率探讨杜仲雄花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获得了高活性的杜仲雄花提取物,镇静催眠效果及安全性优于目前市场上应用成熟的安定类药物地西泮。
应用前景:
课题组就杜仲产品的开发与多家生物科技公司进行了长期的合作,利用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开发了杜仲雄花绿茶及杜仲保健茶饮料等多种产品,并且具有一定的市场,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以及德国、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地。本课题对杜仲雄花绿原酸、黄酮等功能因子的检测方法和提取工艺的研究,提高了杜仲雄花的产品品质,促进了杜仲雄花加工技术的研发;对杜仲雄花镇静催眠药效的确定及功能因子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杜仲雄花保健产品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丰富杜仲类保健品及药品种类,进一步促进杜仲产业的形成。
通过实验研究,将过去对杜仲雄花功能性效果的感性认识科学化、规范化、定量化。指导杜仲雄花产品的正确使用,开发杜仲雄花产品的市场,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提供服务。
杜仲雄花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特别是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分,不仅具有较强的直接镇静催眠作用,在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中以及抗惊厥方面均具有极高的药效,同时副作用小,这对以后开发中药性的镇静催眠药物提供了依据。
由于目前大量使用的镇静催眠药物在治疗失眠的同时也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而杜仲雄花提取物具有有效不产生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等优点,可用于开发镇静催眠类新型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