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河流型水牛与沼泽型水牛杂交后代染色体多态性的研究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广西自治区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黄右军; 杨炳壮; 蒋和生; 梁梦玫; 张秀芳; 尚江华; 邓玲姣
关键词:
染色体配子沼泽型水牛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2
项目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邮编:
地址:
合作完成单位:
单位电话:
传真: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饲养沼泽型水牛最多的国家,沼泽型水牛具有耐粗饲、耐热、抗病力强等优点,但其乳肉生产性能低,经济价值不高。利用河流型水牛进行中国水牛品种改良,提高后代的乳肉生产性能,效果显著。但由于杂交水牛染色体具多态性,给杂交改良和杂交育种带来很多问题。   项目应用减数分裂原理、配子染色体检测技术和遗传性状分析,研究两型水牛杂交后代中2n=49核型三品杂水牛精母细胞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的联会与分离机制。结果发现2n=49核型三晶杂水牛能产生两种正常配子(n=24、n=25)和两种异常配子(n=25-1、n=24+1),正常配子导致染色体多态性,异常配子致其生育力降低。这一重要发现,澄清了杂交水牛都是正常可育的不完全正确的认识,指出杂交水牛的生育力,因核型不同有明显差异。2n=49核型杂交水牛不宜用作种公牛,为我国水牛开发利用和培育新品种,作出重要贡献。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利用该项成果,可提高杂种母牛配种受胎率6.4个百分点,每头杂交母牛终生(11岁)多产1.5胎,多产奶2000~3000公斤。项目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