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张掖市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甘肃省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关键词:
-
主要农作物;
面积;
技术;
示范;
大面积示范;
张掖市;
体系;
作物;
张掖;
生产技术体系;
标准化;
研究;
生产技术;
标准;
农作物;
示范推广;
技术体系;
生产;
大面积;
化生;
体系研究;
面;
标准化生产技术;
推广;
标准化生产;
- 第一完成单位:
- 张掖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获奖时间:
- 2008
- 项目名称:
- 张掖市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及大面积示范
- 联系人:
- 张文斌
- 联系电话:
- 13993632800
- 电子邮件:
- zhangwb882003@yahoo.com.cn
- 邮编:
- 地址:
- 甘肃省张掖市南环路254号农业大厦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936-6915011
- 传真:
- 0936-6915075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张掖市科技局
- 摘要:
- 为了抓住农业部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大好机遇,加快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2003~2006年,由张掖市农技站主持,市经作站等单位协作,开展了《张掖市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项目。
一、任务指标
1.积极开展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研究,引进新品种300个以上,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100个以上;2.以瓜菜、粮棉油、种子、中药材、食用菌为重点,突出地方种植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在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制定出张掖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3.产品质量明显好转,农药残留控制合格率较项目实施前提高5个百分点;4.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项目区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5.产地环境要达标,管理制度要健全,质量监控措施要到位,积极开展无公害或绿色产品产地环境认定和产品认证。6.四年累计完成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示范推广面积300万亩以上,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取得的成果
1、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4年累计示范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面积382万亩,比项目下达的300万亩指标超额82万亩。项目新增纯收益76614.00万元,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46163.71万元,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60505.00万元,平均年经济效益15238.40万元,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5.0。
2、在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张掖市地域特点和产品优势,共制定和推行无公害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标准56项,其中22项作为省级地方标准发布,34项作为市级地方标准发布。同时,各示范基地县还根据当地特点编写栽培技术规程35项,填补了项目区长期没有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技术标准的空白;首次在全市建立起了比较系统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技术体系。
3、首次在项目区建立起了以市级检测中心为骨干,县(区)级检测站为基础,企业、市场检测点为补充,分工明确,定位清楚,功能完善的三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体系和农作物种子质量控制体系。其中张掖市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和张掖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分别于2003年和2000年通过省级计量认证,成为全省最早成立并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的市级农产品质量监测机构。
4、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品牌注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创建了一批名牌产品。四年来项目区共完成瓜菜、紫皮大蒜、啤酒大麦、马铃薯、葡萄等农产品的11个产地的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达68.85万亩;共获得农业部颁发证书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6个。经过几年的努力,对“碧绿仙”牌甘蓝、花椰菜、青笋、西兰花、辣椒,“金丰源”牌韭菜,“甘绿”牌加工甜椒,“康翠”牌西葫芦,“长虹”辣椒干等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及“雪域王”牌大蒜,“焉支玉”牌马铃薯等11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
5、首次在我市开展了“联户联保”和“五表一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试点工作,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民(农民)企(企业)联户联保”和“五表一册一合同”管理模式,为提高农民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营销企业的合同履约率探索出了有效途径。
6、项目在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引进、试验、示范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其中在有机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套袋技术研究、农药残留消解动态研究、硝酸盐、亚硝酸盐残留检测、不同施肥方式对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农药、化肥及重金属残留检测研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嫁接技术应用等综合技术集成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经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查新,项目组在高台县新坝乡(海拔2300m)种植1.4亩大西洋商品薯平均亩产达4700kg:在张掖农场种植立原8号加工型番茄3亩平均亩产达11800kg;建立了张掖川区水地啤酒大麦数学模型及高产优质综合农艺措施的优化方案;明确了辛硫磷在辣椒不同器官及果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并建立了87万亩、产量达4亿公斤的精品杂交玉米种子标准化生产基地等方面的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
7、项目总结形成了张掖市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模式: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带动农业标准化实施、行业协会自律实现农业标准化及政府主导并最终通过行业协会实施农业标准化。对欠发达地区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出几点思考:正确选择项目和龙头企业是欠发达地区实施农业标准化最有效的方法:行业协会模式必须有经济利益驱动;农业标准化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但必须借助市场利益来驱动;农业标准化实施需要健全各级农技推广部门。
8、项目的实施全面推动了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制度建设,为建立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长效机制提供了制度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