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胡蜂人工促繁及产业化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区域:
云南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黄国忠;范鑫宏;欧积能;郑庆维;杨明富;寸德仓;张凌云;孙定留;周莹;陈济宽;孙彩素
第一完成单位:
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
获奖时间:
2018
项目名称:
胡蜂规模化养殖技术运用
联系人:
黄国忠
联系电话:
13577500653
电子邮件:
llxfcb@163.com
邮编:
地址: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龙山镇云山社区二关组原畜牧场场部
合作完成单位:
龙陵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龙陵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龙陵县林业产业工作站
单位电话:
0875-6840188
传真:
0875-6101111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保山市科学技术局
摘要: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云南省科学技术厅《胡蜂规模化养殖技术运用》(项目编号:2016EH145);龙陵县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胡蜂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龙政发〔2017〕64号)文件。人们对野生胡蜂蜂蛹过度采集,造成资源枯竭。黄国忠经过20多年的研究,突破胡关键技术,总结、研究出养殖技术并推广应用。   二、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把胡蜂巢移入交尾棚,羽化后的雌、雄蜂爬出蜂巢后,人工喂养至性成熟,人工辅助交尾后,放入专用越冬箱辅助越冬。越冬后移入专用筑巢箱,引导蜂王筑巢后到野外放养。每年9-11月份采收蜂蛹、提取蜂毒,获得养殖成功;胡蜂成活率从自然越冬的30%以下提高到90%,筑巢率达80%。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胡蜂人工促繁及产业化养殖技术,是黄国忠原创性创新技术,技术已进入成熟应用阶段,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起草完成了保山市地方农业技术规范《龙陵胡蜂生态养殖技术规程》。由保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6年1月30日发布实施。获发明专利2项和新型实用专利7项。   (一)蜂王收集:将胡蜂巢移入交尾棚,对羽化出来的雌雄、蜂进行喂养,在棚内喂养至性成熟进行交尾此技术提供了蜂种来源,为胡蜂人工促繁及产业化养殖提供了保障。   (二)辅助交尾:雌、雄蜂完成交尾后,人工将交尾成功的雌放入越冬棚内喂养越冬。   (三)辅助越冬:把蜂种装入专用越冬箱安全越冬。《胡蜂养殖越冬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四)引导筑巢:将蜂王移入专用移蜂箱后提供蜂王食物、朽木、纸张等糊状纤维物质。蜂王筑巢、产卵,觅食饲喂蜂蛹。生产出工作蜂后工作蜂负责筑巢,饲喂蜂蛹。《胡蜂养殖移蜂箱》和《一种养殖胡蜂用的越冬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胡蜂养殖移蜂箱》、《一种胡蜂专用繁育箱》、《一种组合式的胡蜂繁育养殖装置》、《一种使用方便的胡蜂繁育箱》和《一种胡蜂用的蜂巢发育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五)胡蜂大棚高产养殖:在密封式大棚内设置巢箱,吊脚支架,把培育好的同种蜂群移至棚内,人工控温、湿、光,并提供食物、饮水、筑巢材料,全程人工养殖。该创新技术发明专利《胡蜂大棚高产养殖法》和《金环胡蜂繁育技术》。   (六)采收蜂蛹:用锯片打开蜂包将饱满的蜂饼取下带回,放回幼蛹蜂饼。该技术创新由原来一次采收蜂蛹变为3-5次采收,蜂蛹产量增加了3倍左右。   四、技术成熟度高,实用范围和安全性。通过技术培训和实习操作容易掌握。已培训全国30个省、市、区学员3500名,技术可靠,技术成熟度高,可复制推广应用。该技术适宜有一定森林和农作物面积的山区推广应用,养殖安全性有保障。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应用情况   培训全国(贵州省、重庆市等)30个省市区学员3200名,每人带动4人共带动1.6万人应用胡蜂人工促繁技术,每人促繁200巢胡蜂,每巢以200元计算,新增产值6.4亿元;3200名学员带动50户,每户养殖胡蜂20巢,放养成活率按78%计算,养殖胡蜂250万巢,以每巢新增产值800元计算,新增产值20亿元。带动16万人自主创业养殖胡蜂。   龙陵县10个乡镇培训300人,2017年促繁蜂王33.5万只,带动5240户养殖户自主创业养殖胡蜂,新增产值9800万元。   公司2015年促繁3.68万只,出售蜂王2.06万只,出售蜂巢0.41万巢,养殖150巢,收获蜂蛹600公斤;提取蜂毒1000克,销售蜂子酒10吨。新增产值626.5万元,新增利润455.5万元;2016年促繁4.21万只,出售蜂王2.6万只,出售蜂巢0.81万巢,养殖280巢,收获蜂蛹1120公斤;提取蜂毒2000克,销售蜂子酒20吨。新增产值1197万元,新增利润904万元;2017年促繁8.9万只,出售蜂王6.4万只,出售蜂巢0.95万巢,养殖460巢,收获蜂蛹1840公斤。提取蜂毒2500克,销售蜂子酒50吨。新增产值2582万元,新增利润2084万元。   (二)存在问题:一是养殖范围。胡蜂具有局限性。胡蜂只适宜环境条件好、空气和水无污染的山区养殖。二是养殖技术人员的选择性。对胡蜂蜂毒、蛋白质过敏体质人群不适宜参与。三是获取产品时间短。每年11月到次年的8月,处于越冬、筑巢阶段,很难获得胡蜂产品。9—11月份才能采收蜂蛹、提取蜂毒等获得胡蜂产品,且新鲜蜂蛹不易保存。   六、获奖情况:2014年10《龙陵县人工养殖凹纹胡蜂技术研究》荣获龙陵县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2016年10月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黄国忠“云南省脱贫攻坚奖”荣誉称号;黄国忠获云南省第六届“百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称号;黄国忠被确定为“保山市市委联系专家”。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