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当归熟地育苗与早期抽薹控制技术研究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甘肃省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武延安; 李向东; 曹占凤; 郭增祥; 王冯爱; 毛晓军; 任万明; 袁雪; 梁昌峻; 李海峰; 王琼; 许彩荷; 黄耀龙; 孟春玲
- 关键词:
-
育苗;
技术;
控制;
早期抽薹;
早期;
抽薹;
熟地;
当归;
研究;
技术研究;
控制技术;
- 第一完成单位:
- 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 获奖时间:
- 2014
- 项目名称:
- 当归熟地育苗与早期抽薹控制技术研究
- 联系人:
- 武延安
- 联系电话:
- 0931-9489713
- 电子邮件:
- wuya56301@193.com
- 邮编:
- 地址:
-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87号中广大厦7楼
- 合作完成单位:
- 岷县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站; 漳县园艺技术推广站; 渭源县园艺站; 渭源县中药材产业办公室
- 单位电话:
- 0931-8489707
- 传真:
- 0931-8480340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甘肃省农牧厅
- 摘要:
- (1)任务来源与背景:
为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编号GYC09-05。由省经作站主持,重点与岷县药材站合作开展当归育苗技术创新研究。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依据植物春化理论,采用反向思维开展试验设计;借鉴保护地栽培管理技术,开展了冬季温室反季节育苗、露地川熟地遮阳网覆盖育苗、露地川熟地直播越冬、冬前栽植、间作苦参等研究,提出:当归侧穗、主穗和早薹种子均可用作冬季温室育苗,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播种,成药早抽薹率为0~4.9%、麻口病率为2%~4.3%;露地川熟地当归育苗适宜播期为6月15日前后,采用遮阳网覆盖,降低抽薹率2%~16.9%,亩增产13.1%~24.7%;侧穗、主穗、早薹籽直播当归苗露地越冬返青后抽薹率为0.14%~0.19%,增产20.1%、1.1%和31.7%;间作苦参使当归麻口病株率降 2.92~18.33个百分点;冬前栽植当归大田越冬出苗提前40~50天。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在冬季温室育苗、露地川熟地遮阳网覆盖育苗、露地川熟地直播越冬栽培、间作苦参生态防治当归麻口病、当归冬前移栽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并确定了一系列关键性技术指标,取得了重要的应用成果。经查新,项目总结出的《冬季日光温室当归规范化育苗技术规程》及常规籽和早薹籽分辨方法;当归间作苦参栽培模式等方面,国内未见相同文献报道。因此,成果创新性和先进性明显。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成果为自主研发,发表论文11篇,已经岷县多点试验示范,适用性强,并向周边道地产区推广,增产和提质明显,安全性好。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四年来,在岷县、渭源县、漳县等3个县完成当归优质增产栽培示范19700亩,推广64200亩。实现亩增产62.31kg/亩(干重),新增总产量625.172万kg(干重),获经济纯收益8412.41万元。熟地育苗技术还需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
(6)历年获奖情况:
本项目尚无以往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