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柞蚕微粒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区域:
河南省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褚金祥; 田旭; 包志愿; 朱绪伟; 周其明; 郑作运; 袁平; 张玲; 潘茂华; 郭剑; 宋宽永; 冯春营; 周世瑞; 张芳秋; 李洪兆
关键词:
技术防治微粒防治技术粒子技术研究发生发生规律柞蚕微粒子病微粒子病柞蚕研究规律
第一完成单位:
河南省云阳蚕业试验场
获奖时间:
2005
项目名称:
联系人:
褚金祥
联系电话:
0377-66661675;13838951599
电子邮件:
yc1675@sina.com
邮编:
地址: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人民路
合作完成单位:
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 南阳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方城县蚕业科学技术指导站; 南召县蚕业局
单位电话:
0377-66661675
传真:
0377-66661675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南阳市科技局
摘要:
该课题系河南省农业厅下达项目。是针对柞蚕微粒子病严重危害柞蚕生产,特别是蚕种生产、养蚕总体效益低的问题,开展了柞蚕微粒子病的系统研究,建立一套适用于柞蚕生产防病的新技术,以控制该病危害,提高制种、养蚕效益。其技术原理是:根据传染病学原理,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个体着手,对发病规律、蚕的生理与环境关系以及防治办法这三大方面十五个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柞蚕微粒子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方案,进行应用推广。 本课题是以一化性柞蚕为研究对象,对微孢子虫体外保存、柞蚕不同品种、不同龄期对微粒子病的抗性、感染与非感染微孢子虫柞蚕蛹的生理差异、气象因素对一化性柞蚕体质及蚕茧产量的影响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次建立了一化性柞蚕收蚁日期预报模式。首创针对不同化性品种,采取44℃高温处理柞蚕雌蛹的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柞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并达到了实用化水平。本课题切合我省柞蚕生产实际,针对性强,并且综合防治技术切实有效。通过2000-2003年的推广应用,使蚕种场增收586.4万元,蚕农增收6361.0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项课题经专家鉴定,已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历年获奖情况: 1、1995年《高温处理柞蚕蛹抗病增产技术研究》荣获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1998年《菌毒灵蚕用消毒剂的研制与应用》荣获河南省农牧业科技改进二等奖。 3、2004年《柞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荣获南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