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项目 > 详情页

基于转录组学的芍药种子休眠与萌发分子机理研究
基金项目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金项目编号:
31240028
来源网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来源网址:
http://www.nsfc.gov.cn/
负责人:
孙晓梅
完成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
中文关键词:
芍药; 种子休眠; 石蜡切片; cDNA-AFLP;
其他语种关键词:
Paeonia lactiflora; seed dormancy; paraffin sections; cDNA-AFLP
项目类型:
专项基金项目
语种:
中文
开始日期:
2013-01-01
结束日期:
2013-12-31
中文摘要:
芍药种子具有双重休眠的特性,表现为秋季降温时下胚轴伸长,长出胚根,经过冬季低温后上胚轴休眠被破除,春季升温后胚芽出土萌发。芍药繁殖方式以分株为主,但生产周期长,繁殖系数低。种子繁殖是获得芍药实生苗的唯一手段,是无性繁殖的基础。自然条件下从播种到出苗需要6-7个月的时间,生长周期长。对芍药的人工栽培生产和种子检验带来很大的困难。芍药种子的双重休眠分子机理至今未明。本项目拟利用De novo 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芍药种胚的基因表达谱,基于Tag-seq 数据分析芍药种胚上、下胚轴萌发前后基因表达差异,并利用实时定量RT-PCR 技术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验证分析。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基因过量表达和沉默来分析芍药种子萌发过程中上调和下调表达基因的功能,探讨导致其差异表达的机制。本项目旨在揭示芍药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理,为缩短芍药牡丹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及解决芍药生产和促成栽培难题奠定理论基础。
相关组织者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