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项目
>
详情页
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中蓝辉铜矿及Cu-S矿物组合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的微区矿物学与成因研究
- 基金项目类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基金项目编号:
- 41172041
- 来源网站: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来源网址:
- http://www.nsfc.gov.cn/
- 负责人:
- 王少怀
- 完成单位:
- 福州大学
- 中文关键词:
-
Cu-S体系矿物;
硫铟铜矿;
垂直分带;
矿床类型;
紫金山;
- 其他语种关键词:
- Cu-S Minerals; Roquesite; Vertical Zoning; Mineral Deposit Type; Zijinshan
- 项目类型:
- 面上项目
- 语种:
- 中文
- 开始日期:
- 2012-01-01
- 结束日期:
- 2015-12-31
- 中文摘要:
- 福建紫金山超大型铜矿床因以巨厚(达千米)的蓝辉铜矿及Cu-S矿物组合为主要特征而引人注目,铜矿床上部发育着另一个超大型金矿床而呈现出"上金下铜"的成矿模式。该矿床的边部陆续发现了斑岩铜(钼)矿、大型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和大型低硫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金、铜)矿床。在垂向上,蓝辉铜矿分布之下是否存在以黄铜矿为主要矿物的斑岩型铜矿床?这一问题多年来一直制约着矿产勘查及评价效果。本项目试图以蓝辉铜矿及其Cu-S二元体系矿物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地质调研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XRD、近红外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系统的基础矿物学研究,通过分析蓝辉铜矿矿物成分及Cu/S比值变化特征、元素替代特征,研究Cu-S二元体系矿物表面物相、矿物缺陷和相转变等晶体结构特征,测定蚀变围岩矿物的化学成分,揭示蓝辉铜矿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并研究在热液体系中的结晶行为,弄清蓝辉铜矿等矿物的成因,进而探讨矿床成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