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项目 > 详情页

“活化石”蛩蠊目昆虫的演化历程研究——起源、辐射和孑遗
基金项目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金项目编号:
31172143
来源网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来源网址:
http://www.nsfc.gov.cn/
负责人:
白明
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文关键词:
蛩蠊; 系统发育; 形态; 化石; 分子;
其他语种关键词:
Grylloblattodea; Phylogeny; morphology; fossil; molecular
项目类型:
面上项目
语种:
中文
开始日期:
2012-01-01
结束日期:
2015-12-31
中文摘要:
蛩蠊起源古老、特征原始、栖境独特、物种分化明显、区系特征突出、理论意义重大,是昆虫纲的"活化石",在我国属一级保护昆虫。与现代蛩蠊颇为不同的是,古生蛩蠊具有种类丰富、具发达的翅、分布非常广、捕食性、可能适应温暖湿润的环境等特点。在超过3亿年的演化历程中,蛩蠊是如何起源、兴起、辐射演化、发生大规模种类灭绝以至形成当今的分布格局等科学问题仍存在诸多未知。申请人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和优势积累,通过整合国内和国际相关资源,拟将形态与分子数据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现生和古生两个时段,综合采用多种技术和研究手段对世界蛩蠊(现生)的全面订正和系统发育(古生及现生)进行研究,力求解决影响蛩蠊目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蛩蠊目演化和大规模灭绝原因的推断和相应结论,为探究六足总纲低等有翅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重要证据,对丰富物种分化理论做出新的贡献,而且对研究地质历史等不同学科也具重要参考意义。
相关组织者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