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项目 > 详情页

基于遥感-过程耦合模型的岩溶石漠化植被恢复区碳收支及其时空格局特征研究- - 以重庆为例
基金项目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金项目编号:
41201436
来源网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来源网址:
http://www.nsfc.gov.cn/
负责人:
罗红霞
完成单位:
西南大学
中文关键词:
岩溶石漠化; GLOPEM-CEVSA模型; 植被覆盖分类; 碳源汇;
其他语种关键词: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GLOPEM-CEVSA model;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carbon sink
项目类型: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语种:
中文
开始日期:
2013-01-01
结束日期:
2016-12-31
中文摘要:
植被恢复对原有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显著影响。本项目以重庆岩溶石漠化植被恢复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结合野外调查和辅助资料,进行植被覆盖分类解译,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生态学植被演替研究方法,划分岩溶特殊生境下能代表不同演替阶段的各种典型植被覆盖区域;在此基础上,利用遥感-过程耦合模型,以同期气象数据和遥感反演的各演替阶段的FPAR为模型驱动数据,定量模拟岩溶石漠化生境条件下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植被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净初级生产力(N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本项目基于生态系统演替理论,采用遥感-过程耦合模型,试图从区域尺度研究岩溶石漠化植被恢复区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状况以及区域碳源汇时空格局,为下一步评估该区碳汇功能和固碳潜力奠定数据基础,为该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丰富岩溶地上部分碳循环基础研究。
相关组织者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