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项目 > 详情页

研究中国水牛的遗传多样性并讨论其起源
基金项目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金项目编号:
30660024
来源网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来源网址:
http://www.nsfc.gov.cn/
负责人:
苗永旺
完成单位:
云南大学
中文关键词:
家养水牛; 遗传多样性; 群体遗传结构; 遗传关系; 起源与进化;
其他语种关键词:
Water buffalo; Genetic diversity;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Genetic relationship; Origin and evolution
项目类型: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语种:
中文
开始日期:
2007-01-01
结束日期:
2009-12-31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从双亲遗传、母系遗传和父系遗传角度对中国水牛的群体遗传变异进行了系统研究,阐明了中国水牛的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关系及其起源与进化,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准确评价。结果表明:(1)中国沼泽型水牛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丰富,但总体上(除了德宏水牛)不同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槟榔江水牛群体内遗传变异高于国外河流型水牛群体。(2)除贵州、德宏和槟榔江水牛以外,在其他中国本地水牛中未检测到基因渗入现象,在德宏、缅甸等水牛中检测到基因渗入现象,提示东南亚地区可能是沼泽型和河流型两种水牛的混杂之地。(3)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是独立驯化而来的,河流型水牛的驯化地可能在南亚,而沼泽型水牛的驯化地可能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亚等地的沼泽型水牛是由中国南部扩散过去的。从母系来源上,沼泽型水牛至少可划分为A和B两大世系。(4)沼泽型和河流型水牛在MC1R基因和SRY 基因上存在差异,且MC1R基因与水牛黑色表型相关联。以上结果使我们对中国乃至世界家养水牛的种质特征、群体遗传结构、起源与进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水牛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阐明世界水牛的起源和扩散,揭示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组织者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