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项目
>
详情页
长白山泥炭地藓类植物有性繁殖与更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基金项目类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基金项目编号:
- 30700055
- 来源网站: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来源网址:
- http://www.nsfc.gov.cn/
- 负责人:
- 卜兆君
- 完成单位:
- 东北师范大学
- 中文关键词:
-
泥炭藓;
孢子;
更新;
环境变化;
植物相互作用;
- 其他语种关键词:
- Sphagnum; spore; regeneration; environment change; plant-plant interaction
- 项目类型: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语种:
- 中文
- 开始日期:
- 2008-01-01
- 结束日期:
- 2010-12-31
- 中文摘要:
- 种群持续更新是种群长存的基础。迄今,人们对藓类植物有性繁殖的生态学意义以及环境变化如何其更新知之甚少。本项目以长白山3种泥炭藓为研究对象,以种群更新为核心内容,通过泥炭地地层孢子库以及模拟环境变化实验,尝试寻找泥炭地藓类植物有性更新的间接和直接证据,并深入探讨在不同植物邻体背景下,环境变化如何影响泥炭地藓类植物生长与更新。落叶松测年和孢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地层泥炭藓孢子的潜在寿命可达400年之久,藓类植物存在长久孢子库。模拟环境变化实验获得泥炭地藓类植物有性更新的直接证据,藓类植物孢子不经春化作用即可萌发,但萌发率低于10%。氮沉降促进了泥炭藓孢子萌发,但不影响孢子活力,表明环境变化可影响种群的更新格局。相互移植实验研究表明,生境影响4种藓类植物生物量生产、高度生长及更新,植物相互作用和水位的作用尤为突出。当前的环境变化氮沉降可抑制藓类植物生长与无性更新,磷输入的作用则相反,而增温无显著影响。植物相互作用与增温间以及与磷输入间存在交互作用,可抑制泥炭藓的生长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