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低温胁迫后增温对'罗宾娜'百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   者:
葛蓓蕾张萍雅蓉张瑞军靳磊
作者机构:
宁夏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增温补偿'罗宾娜'百合生理活性低温胁迫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 s s n:
1001-4829
年卷期:
2020 年 002 期
页   码:
284-289
摘   要:
[目的]考察增温对百合10叶期、20叶期及现蕾期低温胁迫后生理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宁夏地区温室中常见的切花百合品种'罗宾娜'为试验材料,以室温(昼/夜温度22℃/14℃)为对照(CK),通过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环境(昼/夜温度8℃/2℃)对其胁迫处理3、7、10 d,随后立即进行增温处理(温度增至室温),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愈创木酚法、紫外吸收法、电导仪法、酸性茚三酮比色法和蒽酮比色法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的含量,为冬季日光温室的调温和切花百合的种植管理提供技术参考.[结果]低温胁迫后百合叶片SOD、POD和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胁迫10 d后分别达到CK的1.03~2.19、2.96~5.48、1.94~2.15、1.58~2.43、0.72~1.81、1.35~2.59倍,增温后其SOD、POD和CAT活性、REC、Pro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增温10 d后各指标均趋于各期CK,分别为CK的1.03~1.49、1.33~1.55、1.11~1.14、1.24~1.39、0.70~1.05、0.38~1.10倍.[结论]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百合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变化最为明显,且低温胁迫后增温可降低'罗宾娜'百合不同生长期所遭受的生理伤害.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