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中更新世转型时期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结构演化特征-ODP1146站浮游有孔虫稳定同位素记录
- 作 者:
-
王海粟;
党皓文;
翦知湣;
- 作者机构:
-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关键词:
-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南海北部;
温跃层;
同位素;
浮游有孔虫;
- 期刊名称:
- 第四纪研究
- 基金项目:
-
晚第四纪冰期旋回中热带海气CO2交换格局的变化及其控制因素
上新世以来热带西太平洋碳循环的长时间尺度演化
- i s s n:
- 1001-7410
- 年卷期:
-
2019 年
39 卷
002 期
- 页 码:
- 316-327
- 摘 要:
-
文章以南海北部ODP1146站沉积物岩芯为研究材料,利用浮游有孔虫次表层水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的氧、碳稳定同位素,结合该站位浮游及底栖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数据,分析中更新世以来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结构的演化.1.2 Ma以来ODP1146站P.obliquiloculata壳体 δ18O的变化可分3个阶段:1)1.2~0.9 Ma,冰期-间冰期变化幅度较小、主导周期为41 ka斜率周期;2)0.9~0.6 Ma,冰期旋回变化幅度逐渐增强、100 ka偏心率周期开始强化;3)0.6 Ma以来,冰期旋回呈现稳定且幅度较大的100 ka周期变化.0.9 Ma以来南海北部上层海水 δ18O的冰期旋回变幅增强,可能反映东亚冬季风在0.9 Ma之后显著强化.其中,表层水体 δ18O只在冰期变幅增强,P.obliquiloculata所反映的次表层水体 δ18O的变化幅度在冰期和间冰期都显著增强.约0.9 Ma浮游和底栖有孔虫δ18O的100 ka周期几乎同时显现;但在0.9~0.6 Ma时期P.obliquiloculata的 δ18O偏心率周期更为显著、斜率周期的强度也更高.因此,冰期旋回周期转型及幅度变化两方面的证据共同反映温跃层结构演化在南海北部中更新世转型(MPT)气候转变过程中的特殊性.1.2 Ma以来ODP1146站P.obliquiloculata的 δ13C在0.02 Ma、0.49 Ma和0.99 Ma左右呈明显的碳重值,同时表层种-次表层种之间的 δ13C差值减小到近于0,可以解读为碳重值事件期间南海北部生产力相对减弱.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