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鄂西宜昌黄陵背斜地区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新材料

作   者:
阳磊杨犇杨宇宁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小壳化石纽芬兰世天柱山段岩家河组高岚河剖面
期刊名称:
古生物学报
i s s 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   码:
1-15
摘   要:
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系下部小壳化石的研究集中于黄陵背斜东翼和南翼,对西翼地区尚未有详细的报道.作者在黄陵背斜西翼高岚河剖面灯影组天柱山段下部发现寒武纪纽芬兰世的小壳化石,既包括扬子板块小壳化石第一生物带标准化石Anabarites trisulcatus,同时也有Eohalobia diandongensis与Oelandiella korobkovi等第二生物带标志化石,以及可能为第三生物带或更晚期化石分子的Paragloborilus tenuis等.该化石组合为多生物带的化石混生,其层位可能相当于峡东地区(黄陵背斜南翼)的岩家河组顶部.在黄陵背斜南翼的滚石坳剖面岩家河组下部发现小壳化石Anabarites ternarius Missarzhevsky in Rozanov et al., 1969、Kaiyangites novilis Qian and Yin, 1984、海绵骨针和藻类化石,属于小壳化石第一生物带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组合带.化石组合与沉积记录表明,高岚河剖面与东翼如泰山庙地区具有相似的潮坪相沉积,多发沉积间断,导致不同生物带化石混生;南翼滚石坳地区水体较深,早期沉积间断不显著,可以识别小壳化石第一组合带.上述新化石材料的发现,为黄陵背斜周缘寒武系下部地层对比与生物古地理分析提供了新的数据.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