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基于国外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的熊去氧胆酸对0~17岁儿童不良事件的数据挖掘与分析
- 作 者:
-
彭静;
李巧玲;
刘林慧;
李新林;
彭惠;
- 作者机构: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药学部;
- 关键词:
-
熊去氧胆酸;
药物不良事件;
安全性;
儿童;
数据挖掘;
- 期刊名称:
- 中草药
- i s s n:
- 0253-2670
- 年卷期:
-
2023 年
11 期
- 页 码:
- 3631-3638
- 摘 要:
-
目的 分析熊去氧胆酸在0~17岁儿童真实世界临床应用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WHO全球个例安全性病理报告(VigiBase)数据库、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药品不良事件自发呈报系统(FAERS)数据库及欧洲药物管理局药物警戒(Eudra Vigilance)数据库中0~17岁儿童有关熊去氧胆酸的AE报告数据。运用描述分析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PRR)数据挖掘算法检测药物安全信号。结果 熊去氧胆酸在3~11岁儿童的AE报告占比较高(1.8%~6.3%),女性稍高于男性,VigiBase数据库中熊去氧胆酸致胃肠系统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和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的AE报告较多。FAERS数据挖掘显示,熊去氧胆酸对0~2岁儿童AE风险信号“并指”的PRR值高达1 111.15,需引起关注;3~17岁儿童需关注再生障碍性贫血。结论 儿科临床应用熊去氧胆酸时需关注胃肠系统、皮肤及皮下组织类、血液及淋巴系统、肝胆系统方面的AE,熊去氧胆酸可能会增加新生儿AE的发生风险,妊娠、哺乳期女性使用需谨慎。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