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不同栽植密度下金鱼藻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 作 者:
-
杨澜;
牛健植;
伦小秀;
朱思宇;
敖家坤;
- 作者机构:
-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 关键词:
-
金鱼藻;
富营养化水体;
净化效果;
栽植密度;
收割时间;
- 期刊名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i s s n:
- 1000-1522
- 年卷期:
-
2020 年
42 卷
009 期
- 页 码:
- 130-138
- 摘 要:
-
[目的]沉水植物金鱼藻是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中常用的植物之一,其栽植密度直接影响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净化效果.因此,探究金鱼藻栽植密度对进行富营养化水体修复、加快水下森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通过模拟栽植不同密度的金鱼藻对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变化影响过程,分析6种栽植密度梯度(36、50、75、100、110、120株/m2)金鱼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质的净化效果;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筛选出最佳栽植密度,确定金鱼藻疏伐、收割时间.[结果]结果表明,100株/m2密度配置对应的植株成活率最高(95.65%),总氮去除率可达62.86%、总磷去除率可达74.32%,对氮磷等污染物吸收效果最佳,是金鱼藻在水生态修复工程中最佳种植密度.另外,金鱼藻在栽植后15 d内,其栽植密度越大,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有机污染物等的去除效果越好,且溶解氧浓度越高;栽种50 d后,水体中各污染物含量均有回升,此时栽植密度越大,随植物衰败而释放到水体的氮、磷、有机物含量越高,溶解氧含量下降越迅速.[结论]因此,利用金鱼藻开展水体修复时需要考虑最佳净化时效,及时收割.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