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

作   者:
张心茹曹茜季舒平陈浩张廷靖刘建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植被变化黄河三角洲人类活动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变化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学报
i s s n:
0253-2468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1 期
页   码:
56-69
摘   要: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其植被变化对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功能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3个生态参数,分析了2000-2017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的动态变化,并以NPP为指标量化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生产力的贡献.研究发现,2000-2017年黄河三角洲FVC (Slope=0.004,p<0.05)、LAI(Slope=0.011,p<0.05)、NPP(Slope=3.54 g·m-2·a-1,p<0.01)呈显著增加趋势,说明2000-2017年黄河三角洲植被生长状况趋好、植被生产力提高.气温、降水和太阳总辐射对植被NPP变化的贡献分别为0.006、0.81、-0.03 g·m-2·a-1,即降水对植被NPP变化的贡献最大,这主要是因为黄河三角洲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受降水影响大,当地土壤具有盐碱化风险,降水可以补充淡水资源并改善土壤条件,有利于植被生长.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贡献分别为0.79、2.75 g·m-2·a-1,说明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植被变化的贡献占主导地位.2000-2017年黄河三角洲耕地面积与植被NPP(>200 g·m-2·a-1)呈显著正相关(p=0.01),黄河三角洲植被生产力提高与农业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三角洲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并为黄河三角洲及其它河口三角洲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