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验证霍山石斛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
- 作 者:
-
桂文琪;
方媛;
聊晓玉;
孙纪;
俞年军;
彭代银;
韩岚;
- 作者机构:
-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关键词:
-
胃溃疡;
网络药理学;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霍山石斛;
作用机制;
- 期刊名称: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i s s n:
- 1005-9903
- 年卷期:
-
2022 年
28 卷
007 期
- 页 码:
- 151-161
- 摘 要: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体内实验研究探讨霍山石斛治疗胃溃疡(GU)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及文献中收集建立霍山石斛的成分库,寻找其主要活性化合物,并通过TCMSP等数据库预测作用靶点.从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等数据库中筛选GU相关基因,将成分靶点与疾病基因交集后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根据预测结果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等实验验证霍山石斛对乙酸诱导GU大鼠模型的影响.结果:筛选出霍山石斛63种有效成分,得到霍山石斛治疗GU的靶基因37个,PPI分析得到多个霍山石斛治疗GU的可能核心靶点,并通过作用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缺氧诱导因子-1(HIF-1)、肿瘤坏死因子(TNF)、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和各种生物过程影响GU的发展.体内实验结果显示,霍山石斛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TNF-α等炎性因子的水平(P<0.05,P<0.01),增加溃疡边缘的胃血流量(GBF),增加溃疡边缘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P<0.01),显著下调GU大鼠胃组织中PI3K,Akt蛋白和mRNA的表达,上调入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1).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动物实验结果提示,霍山石斛可以通过调节EGFR/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组织炎症,增加溃疡边缘的胃微循环血流,促进细胞增殖和受损胃黏膜的修复.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