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结直肠癌中潜在的S-棕榈酰化蛋白质组学分析

作   者:
张晓辉刘宁张凯华婷刘铜军
作者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S-棕榈酰化免疫结直肠癌
期刊名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i s s n:
1001-9030
年卷期:
2024 年 41 卷 009 期
页   码:
2078-2081
摘   要:
目的 通过质谱鉴定分析结直肠癌中S-棕榈酰化蛋白,为寻找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新靶点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获取的11例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其中男7例,女4例),同时与结直肠癌细胞系进行酰基-生物素基交换(ABE)后进行质谱鉴定,分析潜在S-棕榈酰化蛋白并进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在人结直肠癌组织和SW480、SW620细胞系中共同含有潜在的S-棕榈酰化位点的蛋白有21个,这些蛋白经基因本体(GO)和通路Pathway分析与免疫调节密切相关;Western blot验证了磷脂爬行酶1(PLSCR1)和细胞骨架相关蛋白4(CKAP4)是S-棕榈酰化修饰的;在人结直肠癌组织 CKAP4(0.693±0.092、1.162±0.003、0.771±0.012、1.683±0.085、1.144±0.266)CKAP4 总蛋白水平低于癌旁组织(2.306±0.231、1.471±0.055、1.201±0.01、1.978±0.031、2.107±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0、9.744、15.260、5.398、6.221,P<0.05);而 PLSCR1(3.185±0.047、1.305±0.153、2.131±0.0752、2.542±0.106)总蛋白水平高于癌旁组织(0.833±0.0529、1.038±0.057、1.477±0.095、2.108±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72、28.770、13.559、11.460,P<0.05).结论 结直肠癌中含有潜在的S-棕榈酰化修饰蛋白,这些蛋白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而影响结直肠癌的增殖.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