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 作 者:
-
黄艳花;
宁平;
黄远光;
欧善生;
张燕杏;
覃潮妮;
蒙成;
- 作者机构: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广西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 关键词:
-
生物学特性;
可可毛色二孢菌;
广西;
茎基腐病;
百香果;
- 期刊名称:
- 西南农业学报
- i s s n:
- 1001-4829
- 年卷期:
-
2022 年
35 卷
001 期
- 页 码:
- 105-112
- 摘 要:
-
[目的]明确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为其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植物病原真菌常规分离法对采自广西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观察其形态特征,测定其致病性,分析其rDNA-ITS序列,鉴定引起百香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结果]从采自广西各百香果种植基地的典型百香果茎基腐病症状植株中分离到同一形态的真菌,命名为32-WUB3菌株,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致病性检测,确定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是引致百香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该病原菌菌丝在28和30℃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菌落直径分别为8.27和8.31 cm,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条件下的菌落直径(P<0.01,下同);在全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菌落直径达8.49 cm,极显著高于全黑暗条件下的菌落直径,显著高于半光半暗条件下的菌落直径(P <0.05,下同);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3.00~ 8.00,在此pH范围内,菌丝生长较快,菌落直径达8.10~8.44 cm,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pH 9.00 ~ 11.00各处理菌落直径存在显著差异;菌丝在PDA培养基中生长最快,菌落直径达9.00 cm,极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的菌落直径;菌丝在碳源为葡萄糖时生长最快,菌落直径达7.78 cm,显著高于其他碳源的菌落直径;氮源为酵母粉时,菌丝生长最快,菌落直径为7.13 cm,其次为蛋白胨、DL-丙氨酸、L-精氨酸和甘氨酸,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以牛肉膏、尿素、磷酸二氢铵、氯化铵、L-赖氨酸和CK为氮源的菌落直径;该病原菌菌丝致死条件为52℃处理10 min.[结论]可可毛色二孢菌是百香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 30℃,pH为3.00~8.00,光照为全光照,培养基为PDA,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粉,菌丝致死条件为52℃处理10 min.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