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20例混合牙列个别正常(牙合)儿童咬合力及咬合接触特点
- 作 者:
-
吴晓冉;
金逸凡;
肖睿思;
廖培雯;
王媛媛;
- 作者机构: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关键词:
-
牙尖交错位;
混合牙列;
咬合接触面积;
最大咬合力;
- 期刊名称: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i s s n:
- 1671-167X
- 年卷期:
-
2025 年
57 卷
001 期
- 页 码:
- 154-160
- 摘 要:
-
目的:对混合牙列儿童的咬合力和咬合接触进行测量分析,初步提供混合牙列个别正常(牙合)儿童咬合情况的基线数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例混合牙列个别正常(牙合)儿童,其中男童12例,女童8例,年龄在6.5~9.8岁。使用Dental PrescaleⅡ咬合分析系统进行牙尖交错位时咬合力和咬合接触的测量,包括全牙列最大咬合力(N)及咬合接触面积(mm2)、左右双侧最大咬合力及咬合接触面积、平均咬合压强(MPa)、最大咬合压强(MPa),并确定咬合力重心位置。对最大咬合力、平均咬合压强、咬合接触面积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混合牙列个别正常(牙合)儿童咬合的双侧对称性,对咬合数据与年龄、身高、体质量、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20例混合牙列儿童在牙尖交错位时平均最大咬合力为(869.18±106.64) N,平均咬合接触面积为(25.19±2.89) mm2,平均咬合压强为(34.37±5.98) MPa,最大咬合压强中位数(P25,P75)为120(120,120) MPa;(2)左右双侧在最大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平均咬合压强、最大咬合压强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牙尖交错位时,12例男童和8例女童的平均咬合接触面积分别为(26.71±3.91) mm2和(21.62±3.08) mm2,平均最大咬合力分别为(911.92±145.05) N和(769.47±116.45) 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咬合压强在男童和女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牙尖交错位时的最大咬合力与年龄呈弱相关(r=0.219,P=0.046),与咬合接触面积呈极强的正相关(r=0.949,P<0.001),平均咬合压强、最大咬合压强、咬合接触面积与年龄、身高、体质量、BMI均无相关性;(5)20例混合牙列个别正常(牙合)儿童的咬合重心均位于磨牙区,最大咬合压强点有7例儿童仅位于第一恒磨牙区,有10例儿童在乳磨牙区和第一恒磨牙区均存在,有3例儿童仅位于乳磨牙区。结论:混合牙列个别正常(牙合)儿童在牙尖交错位时的最大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平均咬合压强、最大咬合压强双侧对称性良好;最大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存在性别差异,男童大于女童;最大咬合力与咬合接触面积呈正相关。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