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干旱灌区麦后复种绿肥与施氮水平对小麦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影响

作   者:
麻碧娇苟志文殷文于爱忠樊志龙胡发龙赵财柴强
作者机构:
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施氮水平春小麦绿肥复种产量性能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 s s n:
0578-1752
年卷期:
2022 年 55 卷 018 期
页   码:
3501-3515
摘   要:
[目的]探究绿肥还田对不同施氮水平下绿洲灌区小麦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为建立基于绿肥与化学氮肥减量配施的小麦绿色生产模式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18-2020年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进行裂区试验,主区设置单作小麦(w)和麦后复种毛叶苕子(W-G)2种种植模式;副区为5种施氮水平,分别为不施氮肥(N0)、55%氮肥(N1)、70%氮肥(N2)、85%氮肥(N3)、100%氮肥(N4),其中100%氮肥为农户传统春小麦施氮水平180 kg·hm-2.测定小麦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速率以及成熟期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期为该区优化小麦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提供依据.[结果]麦后复种毛叶苕子(W-G)较单作小麦(w)显著提高小麦全生育期的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和光合势(LAD),提高幅度分别为9.5%-19.7%和9.7%-21.0%;适量减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小麦MLAI和LAD,以N3最突出,W-G-N3处理较W-N3和W-N4处理MLAI分别提高4.1%-15.4%和8.8%-17.5%,总光合势分别提高4.6%-9.2%和16.8%-18.8%.麦后复种毛叶苕子降低了小麦全生育期的平均净同化率(MNAR),较单作小麦降低幅度为17.7%-17.8%;W-G-N3处理较W-N3和W-N4处理降低MNAR,幅度分别为16.4%-17.5%和26.5%-40.1%.麦后种植翻压毛叶苕子和适量减施氮肥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W-G-N3处理较W-N3及W-N4处理分别增产6.9%-16.7%和7.9%-13.6%.灰色关联分析及相关性分析表明,麦后复种毛叶苕子且搭配适宜施氮量使作物高产主要是因为平均叶面积指数、总光合势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协同提高.[结论]麦后复种毛叶苕子配施85%氮肥促进了营养器官生长,有利于籽粒库的建成、扩大和充实,从而获得高产.因此,W-G-N3处理是绿洲灌区优化小麦产量性能指标而获得高产的理想种植模式及施氮水平.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