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互花米草在中国的40年:认知演变与治理对策
- 作 者:
-
江灿;
贾俊鹤;
杨颖;
盛蓉;
任璘婧;
纪焕红;
叶属峰;
- 作者机构:
-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东海发展研究院;
自然资源部东海生态中心;
- 关键词:
-
外来物种;
治理对策;
互花米草;
正负生态效应;
认知演变;
- 期刊名称:
- 生态学报
- i s s n:
- 1000-0933
- 年卷期:
-
2024 年
44 卷
020 期
- 页 码:
- 8944-8956
- 摘 要:
-
外来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自1979年引进我国已有40余年的历史,对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鉴于互花米草极强的适应性和生态效应的双重性,人们对其认知也存在历史演变性.概述了互花米草在滨海湿地系统中的正负生态效应及对互花米草近40年入侵历史认知的演变,总结了目前互花米草的治理现状与困境,并从政策、管理、工程等角度提出了互花米草的治理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1)互花米草引入对我国滨海湿地具有保滩促淤、抗风消浪、固碳等正生态效应,也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等造成负生态效应;(2)结合互花米草引入历史和各时期的研究,人们对互花米草认知经历了全面挖掘生态经济价值阶段(1979-2003年)、正负生态效的认知分化阶段(2003-2018年)及在滨海湿地保护、生物安全等视角下认知的更新阶段(2018年一至今)的转换;(3)鉴于互花米草的正负生态效应和总体体量,目前其防控工作尚存在重大困难,建议应以自然规律和生态文明为指导,多学科、多角度的进行因地制宜、分区管理.研究结果旨在为我国互花米草的研究、防治与管理提供借鉴,达到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目标,形成海陆统筹的生态关系.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