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热带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延绳钓适宜水层的空间分布,分析黄鳍金枪鱼垂直空间分布对渔获率的影响,采用Argo浮标剖面温度数据挖掘热带中西太平洋17℃和距海洋表层水温8℃(Δ8℃)的月平均等温线场,网格化计算17、Δ8℃等温线深度值和下界深度差,量化黄鳍金枪鱼游动水层,并结合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WCPFC)黄鳍金枪鱼延绳钓商业生产数据,以高渔获率评估黄鳍金枪鱼索饵水层空间分布及其对延绳钓渔获率的影响。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高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率(catch per unite of effort,CPUE)出现的海域17℃等温线深度值在180~279 m之间,平均深度为228 m,深度值超过300 m的海域CPUE较小。Δ8℃等温线高值CPUE出现的海域深度值主要在130~239 m之间,平均深度为186 m。在5°N—10°S纬向区域,全年月平均CPUE均较高,该区域17℃等温线深度值在200~240 m之间;Δ8℃等温线深度值在150~220 m之间。全年在5°N—10°S纬向区域,高渔获率的垂直分布深度更加集中。Δ8和17℃等温线分布影响热带大西洋黄鳍金枪鱼的垂直下游深度;温跃层下界温度影响黄鳍金枪鱼的索饵水层。研究初步得出了热带大西洋黄鳍金枪鱼适宜的水平和垂直深度分布区间,有助于辅助渔情预报,为热带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实际生产作业和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