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岷山断块的发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作   者:
万森林万森林张军龙张军龙刘明军刘明军贺为民贺为民李海龙李海龙郭长宝郭长宝李智敏李智敏
作者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青海省地震局
关键词:
地震关联性青藏高原岷山断块巴颜喀拉块体地震活动性
期刊名称:
地震
基金项目:
晚第四纪以来东昆仑断裂带东部活动特征及变形机制
川滇地块东部断裂带的右行走滑变形研究:对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挤出的制约
i s s n:
1000-3274
年卷期:
2020 年 002 期
页   码:
49-70
摘   要:
岷山断块位于中国南北强震构造带的中段,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众多,强震频发.4条不同走向的活动断裂-NE向龙门山构造带的茂汶断裂、 NWW向东昆仑断裂带的塔藏断裂、近NS向的岷江断裂和NNW-NS向的虎牙断裂构成岷山断块的南北西东边界.638-2017年该区域共发生了10次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就是其中之一.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对岷山断块所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地震活动特性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该区域地震地质特征及地震危险性,得出以下认识:①地震分布空间分区特征显著,破坏性强震发震构造多为活动性较强的岷山断块东西边界断裂,震中位置多位于两组或多组活动断裂构造的交会或穿切部位;②地震分布时间特征表现为随着时间发展具有迁移回返和原地复发性等特点;③岷山断块东西边界断裂破坏性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时间关联性,东边界虎牙断裂1973-2017年的地震序列为西边界岷江断裂1933-1960年地震序列约40年后的地震构造响应;④未来岷山断块仍应是继续关注的强震潜在危险区,岷江断裂中北段的强震潜在危险区是近期值得深入研究的地区之一.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