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内蒙古贺兰山冬春季岩羊种群现状及保护

作   者:
刘付宾黄师梅谢建冲梁军苏云王晓勤王兆锭徐建国张继武时光滕丽微刘振生
作者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种群结构贺兰山种群动态岩羊种群数量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 s s n:
1000-0933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14 期
页   码:
5829-5839
摘   要:
为调查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岩羊(Pseudois nayaur alashanicus)的种群现状,通过样线法在2017、2018年冬季,2018、2019年春季进行了调查,利用R 4.0.3中的Distance 1.0.2对样线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估测保护区内岩羊的种群数量及密度,分析其种群结构.结果显示,调查共观测到岩羊6299只,其中,2018年冬季种群数量最高,约为2654(2230—3161)只(括号内为95%数量置信区间),种群密度为3.921(3.293—4.668)只/km2.与2003年同季节的调查数据对比发现,保护区内岩羊的种群数量在15年间增长迅速,岩羊的种群密度累计增长了约53.17%,年平均增长3.54%.岩羊集群形式:混合群(88.03%,80.95%)为岩羊冬、春最主要的集群形式,且混合群的数量冬季多于春季,独羊出现的次数最低(1.99%,2.86%),不同的集群类型在不同的季节的差异极显著(P<0.001);岩羊平均群大小:春季为(13.439±12.085)只,冬季为(9.011±8.610)只,调查季节中集群大小多为1—10只,岩羊的不同季节的群大小差异极显著(P<0.001).种群成体与幼体比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范围为1.411—2.673,雌雄比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范围为0.934—1.469,种群结构的季节性差异极显著(P<0.001).集群类型、群大小及群组成的调查表明,不同季节间岩羊种群结构差异明显.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