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秦岭南麓不同生境萱草ITS序列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   者:
刘长命张姣李彩云
作者机构:
商洛学院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ITS序列秦岭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 s s n:
1672-416X
年卷期:
2019 年 16 期
页   码:
5521-5529
摘   要:
为探明秦岭南麓不同生境野生萱草(Hemerocallis fulva)的分布情况及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收集的22份萱草种质材料的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nrDNA ITS)进行扩增及测序,结合GenBank中3个同属种类的ITS序列,对它们的ITS序列长度、GC含量以及变异位点进行比较分析,并以此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萱草的ITS序列长度为598~608bp,GC含量为67%~71%,共有457个变异位点。其中采自山阳县银花镇的‘XC13’变异位点最多,有37个;采自洛南县洛源镇的‘XC2’和柞水县石镇的‘XC24’变异位点最少,各有8个,与其他样本间的同源率也表现最高,序列长度差异和变异位点主要集中在ITS1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采自洛南县洛源镇的‘XC2’和‘XC3’、洛南县永丰镇的‘XC4’、丹凤县竹林关镇的‘XC6’、山阳县银花镇的‘XC11’、商南县湘河镇的‘XC14’和‘XC15’、镇安县木王镇的‘XC19’、柞水县石镇的‘XC24’与3种同属种类共同聚为一组;采自洛南县永丰镇的‘XC5’和丹凤县竹林关镇的‘XC8’聚为一组;采自镇安县木王镇的‘XC17’和商州区杨峪河镇的‘XC20’聚为一组;采自山阳县银花镇的‘XC12’和商南县湘河镇的‘XC16’聚为一组;其他7份样本各自聚为一组。结果表明该地区分布的野生萱草资源存在丰富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将为园林地被植物新品种培育提供丰富的种质材料。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