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四川盆地蓬莱气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凝析油成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作 者:
-
文龙;
罗冰;
谢增业;
张本健;
武赛军;
张斌;
谢武仁;
陈骁;
刘博文;
崔会英;
孙豪飞;
冉钰;
国建英;
明盈;
徐亮;
陈大伟;
- 作者机构: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 关键词:
-
蓬莱气区;
长兴组;
四川盆地;
凝析油;
异常高压;
深度下限;
碳同位素;
- 期刊名称:
- 天然气工业
- i s s n:
- 1000-0976
- 年卷期:
-
2025 年
45 卷
002 期
- 页 码:
- 1-13
- 摘 要:
-
四川盆地蓬莱气区蓬深10井在上二叠统长兴组发现凝析油,拓展了四川盆地液态烃保存的深度下限,亟需明确其成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为此,应用原油碳同位素、轻烃、全油色谱、金刚烷、全二维气相色谱、芳烃色质等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及烃源岩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了凝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长兴组凝析油成熟度为1.59%~1.75%,金刚烷指数和甲基菲指数等参数均揭示凝析油处于高成熟热演化阶段。(2)长兴组凝析油主要源于龙潭组煤系烃源岩;凝析油以环烷烃和芳烃化合物为主,芳烃化合物中联苯系列化合物含量达48.6%;凝析油全油碳同位素偏高(-26.4‰),与龙潭组干酪根碳同位素相似;类异戊二烯烷烃中姥鲛烷占优势,Pr/Ph值为1.73~1.85,凝析油烃源岩沉积于弱氧化沉积环境。(3)地质历史中未达到液态烃类完全裂解的温度、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改造强度弱以及异常超高压的共同作用是凝析油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结论认为,长兴组凝析油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烃源岩在高成熟阶段的产物,在龙潭组/吴家坪组烃源岩发育且后期未遭受TSR强烈改造的区域有望发现更多的长兴组凝析油;该研究认识为在四川盆地继续寻找长兴组凝析油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