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结合Imaris 3D渲染技术显示耳蜗血管纹血迷路屏障细胞分布
- 作 者:
-
江英;
姚红兵;
陈俊宏;
张杰;
饶郁芳;
陈凯;
唐玥玓;
- 作者机构:
-
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关键词:
-
血迷路屏障;
超微结构;
血管旁固有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
周细胞;
- 期刊名称:
-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基金项目:
-
利尿钠肽对小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的调节作用
- i s s n:
- 2096-7993
- 年卷期:
-
2020 年
06 期
- 页 码:
- 486-491
- 摘 要:
-
目的:明确耳蜗外侧壁血管纹血迷路屏障的细胞构成及分布,分析血管旁固有巨噬细胞(PVM)细胞在血迷路屏障中与周细胞(PC)、内皮细胞的接触关系。方法:分离GFP转基因小鼠(C57BL/6)血管纹铺片,双光子荧光显微镜Z轴逐层扫描并3D重建,观察血迷路屏障中的毛细血管走行。取Balb/c小鼠耳蜗血管纹进行多重免疫荧光染色,经Imaris 3D渲染后观察PVM、PC细胞分布及与毛细血管基膜(BM)的接触模式。电镜下分析血迷路屏障中内皮细胞、PC和PVM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血管纹毛细血管走行与其外侧螺旋韧带中的毛细血管网络截然不同,后者平行于蜗轴而前者垂直于蜗轴。血管纹中大量PC细胞紧密缠绕在内皮细胞外侧,与内皮细胞共同包裹在血管BM内;PVM则位于BM外侧。与每个PC细胞仅缠绕单根毛细血管不同,PVM可以分出多个胞质突起而接触多条毛细血管。结论:双光子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Z轴扫描和Imaris软件3D渲染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耳蜗外侧壁血管网立体细微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血迷路屏障结构和功能。PVM细胞发出多个胞质而与多条毛细血管相接触的分布方式提示可能在血迷路屏障结构中扮演比PC细胞更重要的角色。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