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油茶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 作 者:
-
王建勇;
谭晓风;
陈鸿鹏;
曾艳玲;
龙洪旭;
梅芳芳;
刘凯;
- 作者机构:
-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 关键词:
-
油茶;
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酶;
原核表达;
酶活性;
基因克隆;
- 期刊名称:
- 林业科学
- 基金项目:
-
油茶ACCase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功能研究
- i s s n:
- 1001-7488
- 年卷期:
-
2015 年
03 期
- 页 码:
- 148-154
- 摘 要:
-
【目的】油茶种仁含油率较低且易遭逆性环境等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是脂肪酸合成酶(FASⅡ)复合体的组成酶之一,在脂肪酸合成中起着装载作用,它的酶促反应产物丙二酰单酰ACP是脂肪酸合成关键组成部分。开展该基因的功能研究,能为油茶的分子遗传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油茶品种‘华硕’种子为材料,借助其种子转录组和表达谱数据库,通过RACE技术,克隆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常规的酶切连接技术构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α酮戊二酸脱氢酶(KDH)偶联系统测定表达产物的酶活性。【结果】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基因的全长c DNA 1 867 bp,含有1 131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376个氨基酸,具有58个氨基酸长度的叶绿体转运肽,该基因被命名为Co MCAT(Gen Bank登录号KJ910337)。在malonyl-Co A结合位点和ACP结合位点上分别存在高度保守的基序"GQGXQ"和"GXSXG"。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Co MCAT在BL21(DE3)细胞中被成功地诱导表达,目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0 k Da。酶活性分析表明,重组蛋白Co MCAT的最佳催化温度为30℃,最佳p H为7.0,比酶活性约为2.384 U·μg-1。【结论】以本实验室构建的油茶转录组数据库为基础,首次克隆获得油茶MCAT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在宿主细胞BL21(DE3)中成功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并对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的酶活性分析。研究结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开展和揭示油茶MCAT基因在油脂合成的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