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末端位置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   者:
黄小霞贾春宏朱璐彭宜丽宋思雨潘振苏志文崔其亮吴繁
作者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关键词:
影响因素末端位置脐静脉置管新生儿
期刊名称:
中国妇幼保健
i s s n:
1001-4411
年卷期:
2024 年 39 卷 018 期
页   码:
3569-3573
摘   要:
目的 研究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末端位置,为提高脐静脉置管成功率和使用安全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并行脐静脉置管术的1 712例新生儿资料,分析导管末端位置,影响因素及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 712例患儿中,导管末端位置过深330例(19.3%),合适224例(13.1%),过浅1 158例(67.6%)。男性和女性患儿的导管末端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8周组和≥37周组导管末端位置过深的比例均高于28~37周组(37.4%vs.15.9%,χ2=59.428,P<0.05;34.8%vs.15.9%,χ2=11.520,P<0.05);<28周组导管末端位置过浅的比例低于28~37周组(46.3%vs.71.3%,χ2=56.410,P<0.05)。出生体质量<1 000 g组与≥2 500 g组均比1 000~2 500 g组更易发生导管末端位置过深(34.1%vs.15.5%,χ2=56.054,P<0.05;29.7%vs.15.5%,χ2=9.164,P<0.05)。出生体质量<1 000 g组导管末端在合适位置的比例高于1 000~2 500 g组(16.9%vs.12.4%,χ2=4.313,P<0.05);出生体质量<1 000 g组导管末端在过浅位置的比例低于1 000~2 500 g组(49.0%vs.72.1%,χ2=60.560,P<0.05)。小于胎龄儿组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的比例高于适于胎龄儿组(17.8%vs.12.3%,χ2=6.013,P<0.05)。18例患儿在脐静脉置管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肝脏损伤7例(38.9%),胸腔积液3例(16.7%),心包积液4例(22.2%),腹腔积液2例(11.1%),腹腔积液合并右侧胸腔积液1例(5.6%),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1例(5.6%)。结论 脐静脉置管末端位置受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体质量百分位等因素影响,一次性到达合适位置的比例较低。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