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河北唐山曹妃甸-乐亭海域自然牡蛎礁分布及生态意义

作   者:
全为民张云岭齐遵利许敏范瑞良王桃妮李楠楠孙兆跃周海生李春张秀文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渤海湾长牡蛎曹妃甸侏儒牡蛎海洋牧场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 s s n:
1000-0933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3 期
页   码:
1142-1152
摘   要:
牡蛎礁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海洋生境之一,目前我国自然牡蛎礁分布和生态现状的基础信息仍然较缺乏.于2019年3月对河北唐山曹妃甸-乐亭海域自然牡蛎礁的空间分布、生态环境、牡蛎生物学和礁体动物群落开展了调查,并评估了该牡蛎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该海域自然牡蛎礁分布于溯河(SR)、溯河口海域(SRE)和捞鱼尖海域(LYJ),总面积约15 km2,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牡蛎礁.基于96个牡蛎样品的16S rDNA检测,共识别出92个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3个侏儒牡蛎Nanostrea fluctigera和1个巨蛎属未知种Crassostrea sp..自然牡蛎礁中牡蛎平均密度介于104-3912个/m2之间,不同礁区间牡蛎平均密度的大小排序为:SRE>SR>LYJ(P<0.05),平均生物量的大小排序为:SR>SRE>LYJ(P<0.05),平均壳高的大小排序为:SR>SRE=LYJ(P<0.05).在该牡蛎礁内记录到49种礁体动物,其中软体动物16种、节肢动物16种、环节动物8种、棘皮动物5种、腔肠动物2种、星形动物和脊索动物各1种;礁体动物群落平均总密度介于28-552个/m2之间,不同礁区间大小排序为:SRE>SR>LYJ(P<0.05).牡蛎密度与礁体动物群落总密度和总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该自然牡蛎礁如未受破坏,则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达6.90×108元/年.该牡蛎礁是继海草场后在该海域发现的又一重要的温带海洋生境,是我国自然牡蛎礁地理分布的重大发现.建议加强该自然牡蛎礁的保护与修复,建设一个以牡蛎礁和海草场为核心的资源养护型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