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运用《伤寒论》方治疗胃脘痛八法

作   者:
李正华严石林
作者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柴胡桂枝汤基本治法辨证治疗胃脘痛有效方剂伤寒论和解少阳太少并病湖北中医学院临床运用
期刊名称:
陕西中医
i s s n:
1000-7369
年卷期:
1985 年 010 期
页   码:
464-465
摘   要:
《伤寒论》中虽未提出胃脘痛之病名,但在条文中散见其症状和病机,并拟定了基本治法和有效方剂,为辨证治疗奠定了基础.现根据临床运用体会,将《伤寒论》方治疗胃脘痛归纳八法如下.一、解表和胃《伤寒论》151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条文序号以1979年湖北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选读》为据)本条讨论"太少并病",仅言"心下支结",未明确提出胃脘痛的症状.盖邪犯少阳,肝木受病,常可侮其胃土,阻遏胃气,胃失通降而脘痛作矣.故《伤寒论译释》指出本方能治"心腹挛痛,肝木乘脾土者".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兼散表邪,胃痛服之,外邪得解,胃气不受克伐,疼痛自除.临床上常加入丁香、吴萸,增强温胃散寒之效,对外寒犯胃,胃脘暴痛、剧痛或冷痛又兼太少两经症状者,有解表和胃之功.与良附丸治疗胃寒疼痛,外证不甚显著者不尽相同,可资鉴别.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