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计”到“四余”:外来天文概念汉化之一例
- 作 者:
- 钮卫星;
- 作者机构: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
- 关键词:
- 汉化; 四余; 罗睺; 计都;
- 期刊名称: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基金项目:
- i s s n:
- 1008-7095
- 年卷期:
- 2010 年 06 期
- 页 码:
- 50-59
- 摘 要:
- 首先梳理了罗睺和计都这两个印度天文概念随密教经典被译成中文、并被星占符号化的过程。然后探讨了中国本土文化对罗睺、计都所采取的既吸收又排斥的双重态度,以及罗、计天文含义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讨论了罗、计裂变成包括罗睺、计都、月孛、紫气等四个隐曜在内的"四余"概念的可能途径,考察了四余概念在宋、元、明三代作为道家经典和星命书中的流行术语被广泛传播并渗透到通俗文学作品中去的情形。分析了明代中国本土学者从理学、明清之际西学持有者从历学这两个层面展开的对四余概念的质疑以及删除紫气主张的提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