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2020年全球鱿钓捕捞的时空特征分析
- 作 者:
-
刘广源;
吴志峰;
吴波;
郑子豪;
曹峥;
- 作者机构:
-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惠州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 关键词:
-
鱿钓捕捞;
夜间灯光;
全球;
鱿钓影响因素;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划分的19个主要海洋捕鱼区;
AIS轨迹;
时空相关;
时空特征;
- 期刊名称: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i s s n:
- 1560-8999
- 年卷期:
-
2024 年
004 期
- 页 码:
- 1110-1122
- 摘 要:
-
了解全球鱿钓捕捞的时空特征可为鱿鱼资源的评估与管理提供参考。本文选取2020年全球鱿钓船AIS轨迹数据与VIIRS夜间灯光影像,以FAO major Fishing Areas的19个海洋主要捕鱼区为捕捞分区依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开展了全球鱿钓捕捞的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鱿钓捕捞主要分布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周边、西北太平洋日本东北部远海、东南太平洋秘鲁西部远海、西北印度洋阿拉伯海以及中西太平洋阿拉弗拉海,集中在中、低纬度离陆地100 km以内和400~700 km范围内,呈现以条带式为主的分布模式;(2)全球鱿钓捕捞的时间规律表现出“两峰两谷”的变化态势,分别于1—4月、6—8月呈上升趋势,而在4—6月、8—12月呈下降趋势。中纬度的鱿钓捕捞于夏秋呈上升趋势,而在冬春呈下降趋势;低纬度的鱿钓捕捞在秋冬季节呈增加态势,而在春季呈减少态势;(3)鱿钓捕捞的时空特征受洋流、鱿鱼繁殖特性及各国远洋鱿钓政策影响,其空间分布走向与主要洋流流向一致,捕捞强度在鱿鱼产卵高峰期、休渔期时减弱;(4) AIS轨迹密度与夜间灯光亮度在鱿钓捕捞信号上有良好的时空相关性,AIS轨迹密度与夜间灯光亮度的空间相关性越大,则时间变化规律也越相似。研究工作证明了夜间灯光遥感具备良好的鱿钓捕捞度量能力,能与船舶轨迹互补,实现高精度的鱿钓捕捞评估。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