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对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小鼠远期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作 者:
-
王斯栌;
彭晨芮;
李金星;
程如越;
何方;
杨玲;
路江浩;
沈曦;
- 作者机构:
-
河北一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 关键词:
-
生命早期;
免疫平衡;
抗生素;
肠道菌群;
炎症性肠病;
- 期刊名称:
- 卫生研究
- i s s n:
- 1000-8020
- 年卷期:
-
2022 年
51 卷
004 期
- 页 码:
- 624-631,644
- 摘 要:
-
目的 探索生命早期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改善抗生素暴露的菌群紊乱,对成年期炎症性肠病可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80只新生幼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40)、头孢曲松暴露组(n=20)、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干预组(n=20),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头孢曲松(100 mg/kg)、头孢曲松(100 mg/kg)+TMC3115(1x109 CFU/d)持续灌胃3周.3周龄时,每组中随机挑选一半小鼠处死检测指标,另一半不予干预喂养至6周龄.6周龄时,空白对照组再随机挑选一半为结肠炎模型组(n=10),空白对照组自由饮用纯水,结肠炎模型组、头孢曲松组和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干预组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水4天,诱导结肠炎.记录小鼠3周龄及DSS干预后的体重变化、脾脏系数、基于二代测序的肠道菌群分析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 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测量 DSS干预小鼠结肠长度,组织炎症病理评分.结果 3周龄时,头孢曲松暴露组小鼠体重、肠道菌群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TMC3115干预提高了肠道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成年期DSS刺激后,结肠炎模型组小鼠相比空白对照组出现显著的体重增长抑制、结肠长度缩短及结肠病理评分升高(P<0.05),炎症性肠病模型构建成功.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干预组相比头孢曲松暴露组乳杆菌属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上升,葡萄球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脱硫弧菌属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下降(P<0.05).同时,早期抗生素暴露的小鼠产生了更为强烈的免疫反应,但同时接受TMC3115干预的小鼠相对于单纯干预抗生素的小鼠,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抗炎因子IL-10水平提高(P<0.05).结论 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对于远期炎症性肠病是负面因素,而抗生素暴露背景下的TMC3115治疗对于远期炎症性肠病具有预防意义,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及调节免疫平衡.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