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新疆土根曼苏砂岩型铜矿矿物组合及富集规律
- 作 者:
-
孟茹;
刘云华;
庄晓;
刘淑文;
刘方杰;
邓楠;
范媛媛;
- 作者机构:
-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陕西有色集团公司;
- 关键词:
-
土根曼苏;
矿物组合;
新疆;
砂岩型铜矿;
次生铜矿富集;
- 期刊名称:
- 西北地质
- i s s n:
- 1009-6248
- 年卷期:
-
2020 年
004 期
- 页 码:
- 摘 要:
-
新疆土根曼苏铜矿床赋存于早石炭世库山河群上组岩层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受地层、构造的控制.笔者主要利用岩矿鉴定、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查明了本区金属矿物从早到晚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自然铜、黑铜矿、孔雀石等,且相互交代关系明显.同时,根据该区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在垂向上空间分布的差异,大致可将矿床分为氧化带、次生硫化物带和原生硫化物带,其中氧化带以孔雀石为标志性矿物,次生硫化物带以辉铜矿、斑铜矿、铜蓝、蓝铜矿为主,原生硫化物带则主要以黄铁矿、黄铜矿为主.研究发现,矿体主要赋存在次生硫化物带中,古陆的风化剥蚀为矿床提供了基本的成矿物质,库山河群上组的巨厚石膏层被认为是S2-的主要来源,盆地为矿体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赋存条件.在后期构造应力作用下,含矿地层不断地被挤压抬升至潜水面以上,在表生氧化、淋滤等作用下使铜硫化物不断发生叠加交代,从而使铜元素不断富集,形成了铜矿体.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