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银两与制钱之间:晚清芜湖的外国银元、米价与米粮贸易
- 作 者:
-
朱戈辉;
- 作者机构:
-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
- 关键词:
-
米粮贸易;
芜湖;
米价;
西班牙银元;
墨西哥银元;
- 期刊名称: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i s s n:
- 1002-8005
- 年卷期:
-
2025 年
001 期
- 页 码:
- 120-138
- 摘 要:
-
清代复杂的银钱流通结构是探究中国社会生活、经济形态变迁的重要切入点。19世纪中后期芜湖米价背后存在着一个广泛使用且认可本洋(西班牙银元,Carolus Dollars)的通货环境,本洋在米粮贸易以及赋税缴纳中存在极高信用,使其市场价值始终高于金属价值。随着芜湖口岸贸易的扩张,庞大的米粮贸易更加巩固了民众对本洋的兑换需求,进而继续推高本洋市价。稳定且持续升值的货币,缓冲了芜湖因银贱钱贵导致的物价上升的影响,芜湖米价相对稳定且低廉,最终使芜湖成为晚清最具优势的米粮贸易中心。本文旨在结合过往学界关注的物价长期变化和银钱比价变化的研究,同时借鉴小额货币多样化且在地化的货币流通属性,从本洋入手,分析芜湖米价的变化过程,讨论本洋在清末白银贬值的大环境下对区域贸易、物价、金融的影响。希望通过这一案例为研究晚清中国通货环境、通货制度转型过程提供更多的探讨空间。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